字词 | 油茶根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油茶根皮 【名称出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概况】: 异名 楂(《农政全书》),梣木(《纲目拾遗》),油茶树、茶子树(《全国中草药汇编》)。 茶子树(湖南),茶油树(广西),建茶(浙江)。 基源 为山茶科山茶属植物油茶的根皮。 原植物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Thea oleifera(Lour.)Rehd.] 历史 《农政全书》:“楂木生闽、广、江、右山谷间,橡栗之属也。其树易成,材亦坚韧,实如橡斗,斗无刺为异耳。 斗中函子,或一、或二、或三、四,甚似栗而壳甚薄,壳中仁皮色如榧,瓤肉亦如栗,味甚苦而多膏油。江右闽广人多用此油燃灯,甚明,胜于诸油,亦可食。 楂在南中为利甚广。”《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按楂即今油茶,花叶皆同,茶花惟结实如油桐,子无斗无刺,非橡属,《农政全书》误以为槠,足不至湘、楚、章、赣、目未见满山如雪,丛树成畦……”。根据描述,并观《植物名实图考》之图,应为本种。 近本种已载入《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 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4m。树皮黄褐色;嫩枝稍被毛。 单叶、互生,革质;叶柄长6cm;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0cm,宽2~4cm,先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锯齿,侧脉不明显。花白色,径3~5cm,1~3朵腋生或顶生,无柄;萼片圆形,外被丝毛;花瓣5~7,倒卵形,先端凹,外被疏毛;雄蕊多数,排成2轮,花丝基部成束;子房被毛,花柱分离,顶端短3裂。 蒴果球形,径2~3cm,被细毛,室背开裂。 种子1~3枚,背圆腹扁,长约2.5cm。花期9~11月,果熟期次年秋季。(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56页.图3442)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栽培。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 含油茶皂甙等成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1987:586 【药理】: 油茶皂甙im0.025,1mg/kg或ig0.5,4mg/kg给于豚鼠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而不影响血细胞[1]。油茶皂甙体外试验对玫瑰色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375%,5%及5%[2]。 参考文献 [1] 贵州医药 1988;12(4):222 [2] 福建中医药 1989;20(2):44 【药性】: 性味 苦,平。 有小毒。 功效 散瘀活血,接骨消肿。 主治 骨折,扭挫伤,腹痛,皮肤瘙痒,烫火伤。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敷。 使用注意 忌内服。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福建药物志》:“治烫伤:油茶根适量,烧灰研末,用茶油调匀,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