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所极,同心赋些。
【集释】: 王逸:赋,诵也。 言衆坐之人,各欲尽情,与己同心者,犹诵忠信与道德也。 刘良:极,尽。 赋,聚也。贤人尽至则同心相聚,君可还也。 洪兴祖:《释名》曰:敷布其义谓之赋。《汉书》曰:不歌而诵谓之赋。 五臣以赋爲聚,盖取赋敛之义。 朱熹:极,倾倒竭尽也。 赋者,不歌而诵其所撰之词也。盖人各以其所极而同心陈之也。 陈第:极,竭思也。人各极竭思爲同心之赋。 陆时雍:佳言如兰,加以同心所赋,其味盖长矣。 王夫之:极,思所至也。人各尽其思之所至,相竞美也。谓酒兰分题作赋,以纪胜会也。 蒋骥:极,思所至也。不歌而颂谓之赋。 屈复:赋者,不歌而诵其所撰之词。盖人各倾倒,尽极而同心陈之也。 胡文英:极,如同极异路之极。 言人有拱向之极,而适与我赋同心,此屈子之深愿而未可得者,故以招之。 王闿运:候又人生要有所极,无不死者,故同心者皆爲之赋,招魂也。 王泗源:极,至,造诣。 言人各有其造诣,而同心陈之。 蒋天枢:人人各尽其心力之所能至,各致其心思人才,同心德以敷陈王之前,则远大事来可期也。 何剑熏:“极”,当训“至”。 “赋”当如洪、朱释爲“不歌而诵”。此言各人心有所至,发而爲诗,同心以诵之也。 汤炳正:极,极至,此谓人人各尽其才。同心赋,言其所赋皆心意相通,情志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