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调理
妊娠是女性生理的一个特殊过程,为了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对孕妇的摄生给予一定的指导和调护,则称“妊娠调理”或“胎前摄养”,古称“胎教”。妊娠调理是着重以母体的素养来影响胎儿的发育,因胎气之盛衰与母体脏气之虚实密切相关。如《大生要旨》云:“胎之肥瘦,气通于母。”故凡妇人受妊之后,常应乐意忘忧,内远七情,外避六淫,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女科证治约旨》云:“凡妇人自有妊娠,即宜注重胎教,讲究卫生,内无七情之伤,外无六淫之感,保重强健,何疾病之有?惟妊娠期内,不讲胎教卫生,七情六淫,任意伤犯,于是疾病丛生。”妊娠调理的主要方面有:
调情志: 凡有孕之妇,宜情志舒畅,遇事乐观,喜、怒、悲、思皆可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因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如《增补大生要旨》有云:“除恼怒,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傅青主女科》亦有“大怒小产”的论述。故孕期须和其心志,使血气和平,不特孕安,且生子必坚而壮。
忌房事: 胞脉系于肾,肾以载胎。孕后房事,可以伤肾损胞,影响冲任,甚或导致坠胎、小产。《产孕集》说:“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权,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故忌房事为保胎之要着,尤其在妊娠早期和七个月以后要严禁交合,以防小产、难产之虞。
节饮食: 孕后,赖母体气血以养胎,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食饮以冲和淡薄为正,节厚味,无辛燥,无大饥,无甚饱。若饮食失节,饥饱无度,嗜食厚味,皆可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胎失所养。如《万氏女科》云:“妇人受胎之后,最宜忌饱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纯和平之气以养其胎,则胎元完固,生子无疾。”
适劳逸: 人禀气血以生,胎赖气血以养,凡妊娠起居劳逸,惟以和平为上。不可太逸,逸则气滞;不可太劳,劳则气衰。若劳逸失宜,举止无常,攀高负重,其胎必坠,甚或导致难产。如《万氏女科》云:“受胎之后,当宜行动往来,使血气通流,百脉和畅,自无难产。若好逸恶劳,好静恶动,贪卧养娇,则气停血滞,临产多难。”是故受孕以后,宜常时行动,使气血周流,胞胎舒展,则自无难产之忧。大抵五月以前宜稍逸,五月以后宜小劳。
慎寒温: 受孕以后,因生理上的特殊改变,易受外感六淫之侵,于是感冒时邪由此而起,以致胎疾。如《增补大生要旨》云:“胎前感冒外邪,或染伤寒时证,郁热不解,往往小产堕胎,攸关性命。”故胎前摄养,慎起居,适寒温,甚为紧要。
戒生冷:孕后阴血下注以养胎儿,以致阴血偏虚,阳气偏旺,故孕期多喜食生冷。殊不知生冷之物,既不能退血热,而徒使脾胃受伤,呕吐、泻泄、痢疾诸证蜂起。是以孕期最忌生冷,宜保脾胃以固本源,不可不慎。
此外,孕妇衣着还须宽大合体,腰带不宜紧束,以免气血周流不畅而影响胎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