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率可控硅元件及派生元件的研究
科技成果。由天水长城低压电器厂硅元件车间(现属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苑承久、赵颖怀、游兆林、王晋、赵国民、刘绍民、左爱珍、代国忠承担,于1975—1976年进行并完成。获1978年甘肃省科学大会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大功率(KP500A/2000V)可控硅元件主要为中国第一台两级电子计算机控制的1700轧机配套使用。1700轧机是国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重点工程,当时国内可控硅元件水平只有1000多伏,且500安元件多为水冷,要求电压跃升到2000伏,实际测试电压要达到2500伏,还要求风冷。可控硅元件是实现弱电对强电自动控制的桥梁,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重要元件,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无噪声、无毒、无磨损、无须预热、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外,比一般元件电压高,电流容量大,其他参数也较严格,在使用中可减少串、并联,或不串不并,使整机设计简单化,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宝鸡电力机车运行一年,经受了机车爬秦岭负荷变化大,运行中长期振动,夏季机车内环境温度高等酷热条件的考验,证明稳定可靠,性能良好,接近美国西屋公司元件水平。1976年10月,天水电器仪表工业公司主持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