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1949年以来,全省城镇居民家庭在食品消费结构方面有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8-1-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量单位:公斤
居民食物消费品质量的提高 50年代初期,城镇居民食品需求目标是“吃饱”,到80年代居民要求是“吃好”,而进入90年代居民对食品的需求开始注重营养的合理搭配。据抽样调查资料,1949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摄入热量仅1662千卡、蛋白质42克、脂肪26克;1965年分别为1774千卡、45克、27克;1981年分别为2480千卡、57克、54克;1991年分别上升到2658千卡、69克、87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集市贸易的开放,农副产品的日益丰富,居民对食品的高质量要求不断得到满足。近年来,罐头等方便食品的消费支出也在大幅度增加,特别是一些奶制品、饮料和儿童食品的消费支出增长幅度更大。 居民食品消费方式多样化 在食品消费方面,另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居民的食品消费方式是以家庭为主要场所,如今居民购买成品或半成品主、副食数量增加,在外就餐的人数增多。据抽样调查,199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饮食业购买商品的金额29.26元,比1981年的6.95元增长3.21倍。此外,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鲜瓜、鲜果、糕点的数量也有大幅度增加,1992年人均消费量分别为28.29公斤、13.39公斤、2.81公斤,比1981年分别增长21倍、17.66%、14.32%。 表8-1-22 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单位:元
☚ 三 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