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史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史料shǐliào

历史资料
 △ ~翔实。

史料shǐliào

【释义】
历史资料。

【色彩】
中性。

【近义】
史籍︱史书︱史抄︱资料。

【扩词】
史料丰富︱收集史料︱整理史料︱利用史料︱研究史料︱珍贵的史料。

【造句】
 ❍ 这些~都是有关岳飞生平事迹的,十分可贵。
 ❍ 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里保存了大量我国古代的~。
 ❍ 在引用时,你要注意辨别~的真伪。

史料shǐ liào

历史资料。1920年《胡适和诸桥辙次的笔谈》:“我的《哲学史大纲》第一篇《导言》,有一万字论‘史料’。实即论治古书之方法也。”1922年梁启超《情圣杜甫》:“若把他分类研究起来,不惟在文学上有价值,而且在史料上有绝大价值。”

资料

资料

资(谈~) 材(教~;题~)
资料信息:资证
基本生活资料:衣食
日常生活资料:柴米 油柴 资扉 蒸粮槁粟 生衣口食
昂贵的柴米:桂玉
生产资料:生资 生赀 生业
研究或编纂史书的资料:史料
按一定次序排列供人查阅的资料:索引 引得
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献(历史~;医学~)
国家的重要文献:典籍
十分陈旧的书籍资料:故纸堆
书籍、文字资料堆积很多:箱盈案积 盈箱堆几
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浩如烟海
(用作依据的材料:资料)

☚ 材料2   证明2 ☛

史书

史书

史(史册;史策;史传;史乘;史牒;史编;史记;~学;~料;~话;~评;历史;国~;党~;家~;外~;正~;杂~;秘~;青史) 汗青 汗竹 汗简 编简 青编 青简 春秋 阳秋 金册 遐册 遐策 贞筍
史书的通称:阳秋
史书、书籍:竹素 竹帛(功垂~)
典册、史籍:玉牒
史籍、书册:汗竹
历史典籍,史书:史籍 丹青
各种史书:诸史
以词曲写成的史书:词史
私人著述的史书:野史 野乘 私史
野记史乘:记乘
贯通古今的史书:通史
篇幅巨大的史书:皇皇史册 煌煌史册
历法书:历(历书;~本;~册;历日;历头;元历;鸟历;通~;年~;黄历;皇历;台~;挂~;农~;玉~;瑶~) 通书 皇书 宪书百叶(百叶图)
一月一页的历书或挂历:月历
记有年月日的本子:日历 甲历 蓂历
不可更改、永不磨灭的史籍:不刊之史
(记载历史的书籍:史书)

☚ 记事书   谱牒 ☛

材料2

材料2

料(史~)
记载的材料:记录
做诗的材料:诗料
组织关系及其证明材料:关系
向上级分类陈述意见的书面材料:陈条条陈
零碎的文字材料:片纸只字 片言只字 片言只语 片言只句 片言只词 片言一字 片文只字 片简只字 片楮只字 片词只句 片语只字 片语只言 片语只词 只字片言 只字片语 只字片纸 只言片语
零碎的文字解释材料:孤文只义
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教材
教师为讲课而写的教材:讲义
技术方面的基本教材:教范
(供制造使用或写作参考的物品或资料:材料)

另见:写作 根据 消息

☚ 材料2   资料 ☛
史料

史料Shiliao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所遗留下的痕迹。由于历史具有一度性即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因此,它不可以重演和再现,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不能依靠实验和观察等手段,而只能够依赖于史料。史料是历史到史学,即由客观的历史到人对历史的主观认识之间的媒介。史料一般分作史迹遗存,历史文献、口碑和民族调查资料。史迹遗存,如地下考古发掘的古城、墓葬、窑址、冶铁场所和存于地上的纪念遗址、庙宇、古塔、古桥、石窟及化石、陶、瓷、青铜、甲骨、兵器、服装等遗物(文物)。这些被称作为历史的活博物馆。历史文献,指一切有历史价值的文字记述资料。它包括史书、历史档案、金文、甲骨文、碑拓、地方志、文集,等等。由于史迹遗存、考古发掘、口头传诵资料(即口碑)和民族调查资料,最终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所以,历史文献是史料中最重要的一种,且以其内容丰富,具体和数量浩瀚而成为史学研究的主要依据。口碑,即仍然停留人们口头传诵的历史资料,有历史亲历者、目击者的传诵资料和传闻的历史资料等。民族调查资料,主要指对世界上某些发展阶段落后的民族所作的调查研究资料,它对人们认识人类已经消逝了的历史形态有参考价值,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有利于认识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原始社会,等等。史料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两重属性。客观性指它具有能够客观地反映人类历史的一面,因此,史学研究应该依据史料;主观性指它又具有一些人为的选材取舍,粉饰加工,而带有不同程度的主观痕迹,尤其是历史文献,口碑等,因此,在利用史料时又必须做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鉴别工作。这便是对史料的搜集、考据和整理。尊重史料,翔实地占有史料,依据史料,求真、求实,应该是科学的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 历史   史学 ☛

史料

“历史资料”的简称。研究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有实物、文字和民间传说。

史料

史料

已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历史研究提供信息的资料。大体分两类; 一类是无文字记录的,如遗址、遗物、口头传说及风俗习惯,其中遗址 (如古村落、住宅、城池、作坊、宫殿、墓葬等) 和遗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艺术品等)是第一手的资料,也是史学研究中最可宝贵的资料; 另一类是有文字记录的,这类史料极其丰富,除历代史家编写的历史书籍外,还包括各种文学、政治、经济、军事、地理、哲学著作,各种宗教典籍,各种自然科学著作,游记,文牍档案,家谱,族规,商号,公司的契约、账册、文书,地主的地契、租簿,日记,笔记,手札,函电,回忆录,摩崖及碑石刻文,各种器物上的铭文等等。中国古代记言记事之书,统称为史,但当时史官记载,务求详尽,巨细不遗,是为史料。后来史学家据此编撰成书,称为史著。司马迁的《史记》即是史著,但今天看来,《史记》也是今日之所谓史料。史料是研究历史不可缺少的。梁启超认为: “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思想行事留痕者本已不多,所留之痕,又未必皆有史料的价值; 有价值而留痕者,其丧失之也又极易,因必有证据然后史料之资格备,证据一失,则史料即随之湮沉(见《中国历史研究法》)。” 由于史料范围广泛,故在史料之取舍与鉴别上,须格外谨慎。

☚ 丛书   史官 ☛

史料

过去流传下来可用于编纂和研究历史所用的资料。包括文献、实物、口碑三种形式。文献即各种文字史料,包括各种书籍、公私档案、金石甲骨的铭刻、地下出土的竹简木简等。实物史料包括遗址(如村落、住宅、城池、道路、作坊、宫殿、寺观、墓葬等)和遗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艺术品等)。口碑即口头传说、民歌、风俗习惯等。史料皆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时代的风貌,阶级社会的史料还带有一定的阶级烙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4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