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与屈赋
王宗乐著,台北华冈出版社1974年9月出版。这是一部考证屈原身世、评论其作品的系统研究著作,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屈原生平”,依据《史记》、楚史料和屈原作品考证了其生平事迹,主要叙述了其时代背景、家世、生年、里居、少年志向、政治生涯、放逐经过、自沉原因等问题,提出屈原具有奋斗不屈的志节和众醉独醒的洞察力。第二章“楚辞释名及屈原辞赋篇数”,首先论述了楚辞的特质,认为楚辞是诗经之外另一种直溯中国神话和新形式的纯文学作品,其神话兴趣的浓厚正是与诗经不同点的最大所在。其次作者解释了楚辞名称的由来,并列举诸家说法,对屈赋篇数进行讨论,同意25篇之说。最后对屈赋25篇逐一作了简单介绍,包括对篇名释题,根据内容分析写作时代、主题、性质、作品与屈氏族之渊源、注家正谬、篇章结构次序等。第三章“屈原辞赋内容的研究”,分别讨论了离骚、天问、九章、招魂、九歌、大招、远游、卜居、渔父各篇,侧重于探讨作品的思想和在文学艺术上的特点。第四章“屈原作品的比兴”,提出屈赋唯一的特征是多用比兴,作者归纳出屈赋比兴用法有以善鸟恶禽比忠奸、比众芳芜秽、比好人变坏等共十种,认为屈赋比兴的来源与学习古诗及春秋战国时期好用隐语均有关系。第五章“屈原的影响”,一方面是对楚人反秦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认为汉赋直接脱胎于楚辞,楚辞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各体诗的兴起、故事体寓意的创作、浪漫生动的笔法等都有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