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原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原墓

屈原墓

位于汨罗江北岸汨罗山上。唐代典籍已记载此墓。杜佑《通典》:“罗江(汨罗江)有屈原冢,今有石碑文,曰‘楚放臣屈大夫之碑’,其余字灭矣。”宋代胡嘉《汨罗纪略》所载更详:“两山对峙,一水潆纡,是为汨罗。其右(西)为庙(屈原庙),其左(东)为冢(屈原墓)。”民间传说,屈原自投屈潭后,遗体倒流30里,漂至上游汨罗山下。《岳阳风土记》记载,夏秋暴涨,长江水逆泛洞庭,湖水翻流入湘,因此汨罗江下游出现回流。汨罗山,又称烈女岭。烈女,指女媭。清道光《湘阴县志》:“楚屈原墓,在县北汨罗江上烈女岭。”屈原墓有疑冢12座,已毁平1座,现存11座均为高大封土堆,耸立山脊。其中一墓有清同治六年(1867)石碑,上刻“楚故三闾大夫之墓”,另一墓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石碑,上镌“三闾大夫之墓”。

☚ 屈子祠   任弼时故居 ☛
屈原墓

屈原墓

位于汨罗市屈子祠镇楚南村东汨罗山一带,西南临汨罗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屈原,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贵族。中国最早的大诗人,所作《离骚》、《九歌》、《天问》及《九章》中部分篇章存西汉刘向辑集的 《楚辞》 中。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 五月初五殁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年约六十二。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 “左徒屈平墓在县 (湘阴)北七十一里。”杜佑《通典》: “罗江有屈原冢,石碑刻‘楚放臣屈大夫之碑’。”清《一统志》载: “屈原墓在汨罗山上。”汨罗山又名烈女岭、徽山、黑鱼岭、羽罗山,为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区,海拔均在50~100米之间。山上约1500平方米范围内分布12个春秋末年至战国末年的大型墓冢,传为屈原十二疑冢。1958年修建京广铁路复线时将路西一冢埋没大半,余皆保存完好。赵家冲墓封土堆残高约6.5米,底径44米,矗立于山脊,远望如小阜。墓前存碑2方。一碑刻 “故楚左徒三闾大夫之墓”,清同治六年(1867)立。另一碑上题“三闾大夫之墓”,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刊。烈女岭以纪念屈原之女女媭而名。山南楚塘大数亩,相传女媭在这里取土葬父,布设疑冢。现平为一片农田。楚塘东有烈女桥,为女媭运土葬父必经之地。桥始建年代不详。清代重修。平板石桥,长14米,宽1.5米,南北走向,三孔等跨。附近有香炉坪、照面井、屈田、读书洞、屈原沱等遗迹。

☚ 三姊桥   屈子祠玉笥山风景区 ☛
屈原墓

屈原墓

在湖南省汨罗市汨罗江边的汨罗山,距城约4公里。山上有12座封土堆,相传为屈原十二疑冢。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被楚王放逐,行吟泽畔。因楚都郢被秦军所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墓以赵家冲后的一座为最大,高10余米,墓前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石碑,文为“故楚三闾大夫之墓”。其余疑冢碑石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所立,上刻“三闾大夫之墓”。

☚ 余昧墓   钟子期墓 ☛
000049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