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原与庄子研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原与庄子研究 屈原与庄子研究古今学者都重视庄、屈比较,将庄、骚并提,更有甚者,将庄、屈作品合刊,如清代方人杰有《庄骚读本》、钱澄之有《庄屈合诂》。或者兼治庄骚,同有弋获,如清代胡文英既有《屈骚指掌》,又有《庄子独见》,二著中往往比较对照。今人朱季海、陆永品亦兼治庄骚,各有著述。综合各家之见,主要有:一、扬庄抑屈。如胡文英《庄子独见》称,“三闾之哀怨在一国,而漆园之哀怨在天下;三闾之哀怨在一时,而漆园之哀怨在万世”。二、扬屈抑庄。如陆永品《庄子与屈原》力驳清人“扬庄抑屈”,以为屈高于庄(《屈原研究论集》)。郭维森《屈原与庄周美学理想异同辨》认为,屈原的思想轨迹为“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精神的升华”,庄子为“不平、失望、更不平、更失望——逃避虚无”,于是引用刘熙载之言予以区别,“屈原是有路可走,卒归于无路可走”,“庄子则是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1988年第一期《南京大学学报》)。三、庄屈相同。如钱澄之《庄屈合诂》对庄屈均给予极高评价。李清章《试论庄子与屈原的悲剧心态》认为,庄子、屈原的内心世界都是复杂矛盾的,具体表现为既旷达又孤独,既有入世之求又有出世之思(1991年第三期《辽宁大学学报》)。曹文星《也谈屈原与庄周的美学理想》认为,屈、庄共同点为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对人格尊严、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所异为屈原的美学理想是重功利的,强调美的社会性,而庄子的美学理想是超功利的,强调美的自然性。二者各有千秋,难分伯仲(1990年第三期《贵州教育学院学报》)。四、同中有异。如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认为,“屈原又明显地受到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如祝恩发《南中国文学的特质及庄周屈原对它的继承和发展》(1990年第一期《抚顺师专学报》)。又如关于庄屈浪漫主义手法研究,张军《屈原庄周浪漫主义比较论》认为,屈赋充满了奋发向上、追求理想的精神,但又流露出贵族的气息,而庄子则是建立在愤世精神的基础上,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并包括了劳动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却又杂有厌世、避世、混世等消极因素;在其手法上,屈原是“艺术家兼思想家”,而庄子则是“思想家兼艺术家”(1983年第六期《江汉论坛》)。张啸虎《屈原庄周浪漫主义比较观》认为,屈原属于积极的浪漫主义派,而庄周则为消极的或被动的浪漫主义派;其美学特征为庄文是“以玄而奇”,屈骚是“以幽而奇”(1984年第四期《江汉大学学报》)。五、庄屈异源。杨乃乔《对既成的屈原美学思想界定模式之求异性思考》列举了庄、骚审美意识冲突的十七个方面的表现,提出庄子属于东部文化系统,屈原属于南方荆楚文化系统,二者对于华夏大文化符号系统分属哲学与文学两种表现(1991年第一期《徐州师院学报》)。 ☚ 屈赋浪漫主义 屈原与但丁研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