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原与楚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原与楚辞

屈原与楚辞

楚辞学专著。今人张纵逸编著。此书分为四章。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他的生平》,介绍屈原的生平以及他所处时代即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二、《屈原的思想和政治主张》,此章除了介绍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盛况外,还分析了屈原的思想,作者认为作为其主导思想的“是主张法治,使国家富强的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那种‘迂阔而疏于事情’的仁义思想”,其思想形成是与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的学识分不开的,也是与他急于使国家富强的爱国思想密切相关的。作者是五十年代以来较早主张屈原是法家的研究者。三、《屈原的不朽诗篇》,此章分别介绍与分析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四、《屈原与楚辞》,此章介绍了楚辞名称的来源、楚辞与楚歌、楚辞与楚辞作家、楚辞的特点、楚辞的语法、屈原对后世的影响等等。书中所论,平正通达,新意不多。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 屈原研究   楚辞研究论文集 ☛
屈原与楚辞

屈原与楚辞

❶楚辞研究专著。今人张纵逸著。作者采用全面评传的方式,把全书分作四章:“屈原和他的生平”,“屈原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屈原的不朽诗篇(分节介绍了《离骚》、《九歌》、《天问》和《九章》),“屈原与楚辞”。每章又分若干节。纲目清晰,文从字顺,通俗好读。作者在《后记》中说,本书“是在教学和学习中积累的一些材料基础上编纂而成”的,“未敢言著,编述而已”。但又指出他的学术“己见”,在于当时“国内研究楚辞专家大都认为屈原的思想,源于儒家或接近儒家”,而“愚意以为屈原思想接近法家”。本书曾作为“高中文学教学参考书”出版,是一本较好的普及读本,流行较广,影响较大。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❷楚辞研究专著。今人郭维森著。郭氏1931年生,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此书属普及读物,内容包括:1.诗人的降生和家世;2.诗人的时代;3.悲剧的一生;4.辉煌的诗篇;5.巨大的影响。1959年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署名郭嘉林;196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易名为《屈原》,1962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再版。197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修订再版本,作者署名易为“郭维森”。日本学者安藤信雄译出初版《屈原与楚辞》在日本出版。1986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楚辞汇编》10卷,收入明代以来各种著作23种,其中当代学者著作收入5种。郭氏此书初版亦被收入,改题为《楚辞研究》。
❸楚辞研究专著。今人姜亮夫、姜昆武著。全书由“绪论”、“屈原”、“屈原作品赏析”、“其它《楚辞》作家”、“屈赋的价值、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历代《楚辞》研究简介”共六个章节组成。书前有“前言”,书后附“屈子年表”、“《楚辞》研究要籍选目”、“《楚辞》研究论文选目”。这虽是一本通俗性的知识读物,但作者考虑到有关楚辞方面的书已很多,所以在客观、实在、简要、全面地介绍的基础上,着重抓住问题的难点和特点进行异读性的破析,以便读者提纲挈领、把握关键。如第三章《屈原作品赏析》,先用第一节给“屈原作品分类”,作者不是泛泛而分,而是抓住屈赋的内在联系,把屈赋分成《离骚》、《天问》、《九歌》三组,《九章》、《远游》、《卜居》、《渔父》则归入《离骚》组里。作者之所以将楚辞作品分此三组,是因为《离骚》组的作品“大都有事可据,有义可陈,是屈原创作的重心,往往是情愫与事实相纠合而成篇,从中可以看出一个文学家正常创作的基本情状”;“而《天问》只是屈子思想与学术造诣的表现,应是学术文章”;至于“《九歌》,只是祀神乐曲……主要是代人说,不尽是也不必尽是自己心中的情感。”作者指出,读者若能“从这三条路去读屈赋,便能更透彻地认识屈原其人、其文。”又如《远游》,要谈的问题很多,作者抓住了最关键的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即:“《离骚》和《远游》是从同一思想根源发生的两个不同的支流”;“关于《远游》的辨伪问题”,其它方面就略而不谈了。而事实上,如果读者把握了这两个关键问题,那么理解《远游》的全部也就能“思过半矣”。本书虽为普通读物,却能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姜氏《屈原与楚辞》一书,于1991年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 屈原与宋玉   屈原赋今译 ☛
000016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