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劳茶Gulaocha, Kooloocha针形炒青绿茶之一, 产于广东省鹤山县古劳区而得名。以石岩头所产品质为最佳。古劳茶树栽培于宋、元年间,1736~1795年古劳茶区的丽水、冷水等地山间皆植茶,其品质和当时著名的武夷茶相匹敌, 成为鹤山特产。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鹤山茶进一步扩大。古劳茶分三种档次: ❶高级古劳银针, 又称“雀舌茶”。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采一芽一叶初展制成。形似长针状, 毫显。 ❷普通古劳银针, 俗称“豆豉粒”。于4月上旬至中旬开采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制成。形状似圆钩形, 色深绿, 稍显毫, 属炒青绿茶。普通古劳银针制法是鲜叶先经摊放, 表面水干后进行杀青, 锅温控制在180℃左右, 一手执小帚, 一手执小竹箕, 频频扬炒, 直到杀青适度。杀青叶用双手搓揉, 当含水量在60%左右时, 即在锅内烚炒, 手势宜轻, 免损毫尖。九成干后将炒干叶摊于锅上, 低温慢烤至足干 (或用焙笼焙干)。 ❸低级古劳茶, 属烘青茶, 形状圆紧,色青绿带褐。采一芽二、三叶初展鲜叶制成。 古劳茶针形炒青绿茶之一。产于广东省鹤山县古劳区,以石岩头所产品质最优。分3种档次:高级古劳银针,又称“雀舌茶”,形似长针,毫显;普通古劳银针,俗称“豆豉粒”,形似圆钩,色深绿,稍显亮,属炒青绿茶;低级古劳茶,属烘青茶,形圆紧,色青绿带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