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儿童文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月刊。1963年于北京创刊。儿童文学刊物。1977年8月复刊,共青团中央、中国作家协会主办,《儿童文学》编委会编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它主要发表思想性强和艺术性高的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学文艺、报告文学、寓言、民间故事等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介绍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并积极热情地发现、扶植文学新人,不断壮大我国儿童文学创作队伍。读者对象是儿童文学工作者和广大少年儿童。该刊为全国性高水平的儿童文学刊物,发表的作品有不少在全国获奖。该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 现代作家   上海文学 ☛

儿童文学ér tóng wén xué

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1928年余家菊等编《中国教育辞典》:“儿童文学: 特为儿童而编著或适合儿童兴味之读物也。”1929年陶行知《在湘湖师范教学做讨论会上的答问》:“我们做小学教员的人,将来是要做些儿童文学给儿童看,做些民众文学给民众看,都是要此时练习成功的。”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编写的,适于少年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儿童戏剧、儿童电影、儿童电视、科学文艺等品类。
儿童文学是社会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儿童教育需要用儿童文学作为工具时才从文学中派生出来,成为一个独立门类的。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特点,适应不同年龄的少年儿童的智力、兴趣和爱好。它以艺术形象的特殊感染力,帮助少年儿童认识世界,理解生活,培养少年儿童的优秀思想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增长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扩大他们的眼界,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儿童文学要根据儿童的要求、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来进行创作,处处照顾到儿童的年龄特征,时时考虑到给孩子以什么教育。儿童文学的题材必须十分广阔,主题应该明确而有意义,人物形象要求比成人文学更生动,性格更鲜明,结构要完整,脉络要清楚,叙述,描写要富有浓郁的儿童情趣,语言要做到规范化,要力求明快、准确、生动、形象。

☚ 重门格   儿童小说 ☛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ertong wenxue

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适应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理解水平、审美能力,专为他们创作、编写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小说、儿童戏剧、儿童散文、科学文艺等多种体裁。
儿童文学的主要读者为15岁以下的孩子,即包括处于幼年、童年和少年三个不同心理年龄阶段的孩子。这三个年龄段的孩子既有区别于成人的共同点,彼此之间又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年龄段儿童心理差异导致他们在智力水平、审美趣味、欣赏习惯上存在差异。与之相应的广义的儿童文学实际上是适应6岁以下的婴幼儿,6、7岁至11、12岁的儿童,11、12岁至15岁的少年三个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期文学、童年期文学、少年期文学的总称。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其文学属性与成人文学一致,同时又有其区别于成人文学的自身特点:它要求作品在内容、体裁、表现手法上充分照顾读者的心理年龄特征。婴幼儿期文学内容上注重知识的启蒙,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表现手法上形象鲜明,情节单纯,篇幅短小,语言规范并具有直观可感、富于色彩节奏的视听效果。体裁以儿歌、童话、故事为主。童年期文学在内容上取材广泛,知识丰富,幻想性、传奇性强。表现手法上结构完整,情节曲折但脉络清晰,人物性格突出,语言生动富于儿童情趣。体裁以童话、小说、叙事诗歌、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等作品为主。少年文学在内容上一方面更为广泛地涉及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开始注意探求少年人的内心世界,主题往往具有多义性。表现手法上对人物的刻画有较细腻的心理描写,人物形象丰满,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体裁以小说、科幻作品、报告文学、儿童抒情诗歌为主。
儿童文学有其久远的历史渊源,但作为一种专门为儿童服务而独立存在的文学门类,在欧洲诞生于封建儿童观彻底变更之后的18世纪资本主义社会。18世纪之前为儿童文学的史前期。这一时期,《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拉封丹的寓言、贝洛的童话、费纳龙的小说为可供儿童欣赏的文学读物。但几乎没有自觉地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18世纪为儿童文学的萌发诞生期,1744年纽伯里出版公司的成立,使儿童文学有了自己的出版销售机构,形成自己的作家队伍。但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很不成熟,对儿童影响大的作品还是《敏豪生奇遇记》、《鲁滨逊漂流记》等成人文学作品。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是法国的博蒙夫人。19世纪为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儿童文学作家队伍日益壮大,作品题材日见广阔,思想更见深度,童话、小说、儿童诗歌、散文各种体裁日益完善,儿童文学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入。法国的霍夫曼、格林、豪夫,英国的金斯莱、卡洛尔,法国的塞居尔夫人、乔治·桑、拉布莱依,丹麦的安徒生均为这一时期的童话大家。英国的格林伍德、斯蒂文森、吉卜林,法国的马洛,瑞士的施比丽,意大利的亚米契斯,美国的马克·吐温等为这一时期儿童小说的代表作家。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儿童文学在各国普遍受到重视,英国的法杰恩,瑞典的林格伦、格丽佩,法国的克斯特纳、克吕斯,美国的狄扬、奥台尔、福克斯,法国的吉约,芬兰的杨森,意大利的罗大里,奥地利的涅斯玲格,苏联的阿列克辛等许多作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从创作到翻译、出版、研究各方面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国际少年儿童书籍协会”的成立更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
在我国,儿童文学萌芽于晚清,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晚清时期梁启超、黄遵宪儿童诗歌的创作,吴趼人的寓言创作,周桂笙对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包天笑对外国儿童小说的改写,特别是孙毓修主编的《少年杂志》和《童话》丛书为开创我国儿童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顾均正、徐调孚、穆木天、赵景深、赵元任等翻译了爱罗先珂、安徒生、格林、王尔德、贝洛、卡洛尔、梅特林克、托尔斯泰等外国儿童文学及民间文学作品。茅盾、郑振铎、高君箴、陶行知等为小读者改写了很多外国儿童文学及民间文学作品。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则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具的艺术风格“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鲁迅语)。冰心的散文《寄小读者》代表了“五四”时期儿童散文的成就。这时期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还有刘半农、陈衡哲、王统照、丰子恺、陶行知、黎锦晖等。此外,周作人、胡适、郭沫若、赵景深等人对我国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着首创之功。“五四”时期的主要儿童刊物是《儿童世界》和《小朋友》。
左联时期(1930~1936)的儿童文学在革命文学的推动和影响下表现出较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在理论上,儿童文学接受了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茅盾、柔石、胡也频、冯铿、应修人、巴金、陈伯吹、高士其等人此期的儿童文学创作都融进革命思想。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代表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成就。《小学生》、《儿童杂志》、《中国儿童时报》、《儿童日报》为这时期创办的较有影响的儿童刊物。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文学在内容上紧密配合斗争形势,表现手法上力求民族化、大众化。严文井、贺宜、钟望阳、仇重、包蕾、金近等人的童话、小说、戏剧代表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的成就。《少年读物》、《小朋友》、《新少年报》、《儿童世界》、《童话连丛》为该时期有影响的儿童刊物。1946年,由陈伯吹、贺宜、何公超、金近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儿童读物作者联谊会”,对儿童文学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当时的儿童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的儿童文学事业蓬勃发展,作家队伍逐渐形成并不断壮大,儿童文学作品的数量及质量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文化大革命”时期,儿童文学曾一度萧条。1977年以来,儿童文学在理论建设及创作实践上都有所突破,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儿童文学的出版事业也在迅速发展,使我国儿童文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 中国儿童文学   儿童读物 ☛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ertong wenxue

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其中以专为他们创作、编写的作品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写作家主观意识、却能为孩子们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文学作品。它的读者对象为15岁以下的孩子,包括处于三个年龄阶段的幼年、童年和少年读者。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迥别成人,彼此之间也存在明显区别。他们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审美趣味等等各不相同,为此,儿童文学可划分为婴幼儿文学(六岁以下)、童年期文学(六七岁至十一二岁)、少年期文学(十一二岁至十五岁)三个具体类别。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与成人文学一样,应遵循文学的创作规律,但又有其区别于成人文学的特点:要求作品在内容、体裁、表现手法上照顾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婴幼儿文学是婴幼儿年龄特征、审美情趣、婴幼儿教育要求在艺术形象中的有机的结合。内容上注重知识启蒙和初步的道德观念教育,富有鲜明的娱乐性和趣味性。表现手法上多运用反复、对比,语言特点为浅显、口语化和规范化,且形象有趣,富于动感。形式上丰富多变,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易吸引幼儿读者。体裁主要包括儿歌、小诗、图画故事、生活小故事、连环画、短小的童话等。童年期文学的主题单一、浅近、具体、明朗,富于教益,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富于可效法或借鉴意义。情节描写单纯曲折,具有浓重的故事性;结构紧凑、完整;语言生动,富于趣味性;基调明朗、乐观。体裁主要有儿童故事、童话、寓言、儿童诗、儿童科学文艺、儿童戏剧和儿童影视等。少年期文学在内容上取材广泛,主题丰富且具有多义性,可将笔触伸向少年的内心世界,也不排斥表现悲剧性主题的题材。人物刻画较有深度、力度,性格丰满,趋于立体化。既要充分描绘外在特征,又可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趋于多样化。体裁主要有小说,动物小说,科学幻想作品,散文,游记,报告文学,少年诗,少年影视剧等。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既能培养小读者的思想品德,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又能愉悦小读者的身心,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儿童文学是个年轻的文学门类。17世纪末,18世纪初为它的萌发诞生期。1744年纽伯里出版公司的成立,使儿童文学有了自己的出版销售机构,但这一时期儿童文学还很不成熟。18世纪之前为它的史前期,只有儿童读物,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非文学的训诫性、知识性的读物;一种是口头创作和成人文学中能为儿童读者接受欣赏的作品,如《伊索寓言》、拉封丹的寓言、贝洛的童话、费纳龙的小说、《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等。19世纪是儿童文学取得发展的黄金时代。作品题材日见广阔、丰富,童话、小说、儿童诗歌等体裁日益完善,作家队伍不断壮大。丹麦安徒生的童话问世,是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繁荣期的标志。这一时期的大家迭出,如德国的霍夫曼、格林、豪夫,英国的金斯莱、卡洛尔,法国的塞居尔夫人,丹麦的安徒生等为童话大家。英国的格林伍德、斯蒂文森、吉卜林,法国的马洛,瑞士的施比丽,意大利的亚米契斯,美国的马克·吐温为儿童小说大家。进入20世纪,英、苏、美、法、意大利、瑞典等国家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家作品,标志世界儿童文学进入第二个繁荣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具有世界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有英国的法杰思、考林,原苏联的阿列克辛,美国的奥台尔、怀特、塞尔登、福克斯,法国的吉约,意大利的罗大里,奥地利的涅斯玲格,德国的克斯特纳、克吕斯、普雷斯列,瑞典的林格伦,挪威的埃格纳,芬兰的杨森等等。1951年,儿童文学国际性组织机构“IBBY”(国际少年儿童书籍协会)在德国慕尼黑成立。1954年在瑞士苏黎世又设立了以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国际性儿童文学奖,这都更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中国儿童文学萌芽于晚清,诞生于“五四”时期。20年代,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是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作,它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风格“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冰心的散文《寄小读者》代表了“五四”时期儿童散文的成就。这时期有影响的作家还有刘半农、王统照、丰子恺、陶行知、黎锦晖等。此外,周作人、赵景深、郭沫若、郑振铎等人对我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做出贡献。主要儿童刊物有《儿童世界》和《小朋友》。30年代,张天翼的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杰作。这时期有影响的儿童刊物有《小学生》、《儿童杂志》、《儿童日报》、《中国儿童时报》。新中国成立后的儿童文学史称中国当代儿童文学。50年代,作家队伍日益壮大,文学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摧残,儿童文学几乎呈现空白景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它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理论建设都获得长足进步,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出版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几乎每个省都建立了独立的少年儿童出版社。

☚ 伏应   儿童读物 ☛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

是一种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合于他们的阅读欣赏水平与心理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有童话、歌谣、诗歌、儿歌、寓言、小说、戏剧、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等。儿童文学是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的形象化的教材,因此儿童文学的创作要求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使作品富于丰富的想像和智慧的幻想,并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故事性,使作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以满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儿童文学应努力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好作品,以起到启发少年儿童智力、培养少年儿童优秀品格与健康的艺术兴趣等作用,教育少年儿童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 作家文学   童话 ☛

彩图儿歌词典/儿童谚语

☚ 实用灯谜大全   彩图儿歌词典 ☛

儿童文学

专为少年儿童创作适合其欣赏心理和欣赏水平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戏剧等。一般具有通俗性、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等特点。

儿童文学

children's(/juvenile)literatur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