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针对农村人口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等饮水不安全的现状而采取的防治工程措施。保障饮水安全,维护人的健康生命,是水利工作的第一任务。2000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农村地区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以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为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各地正在组织力量对饮水安全现状进行调查评价,以饮用水水质改善和水源地保护为重点,扩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争到2020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可以在农村饮水困难地区重点建设微小型水利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在降水量较丰富的南方湿润山丘区 (非岩溶区),以蓄、引、提水工程为主,开发利用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半湿润地区,地下水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以打井为主,结合蓄、引、提水工程; 打井困难或居住分散的地方,以集雨工程为主。岩溶山区优先考虑引泉,结合兴修提水和集雨工程。低凹地带,以打井为主; 不具备打井条件的,以兴建小水窖、小水柜、小谷坊等集雨工程为主,集雨工程可以集雨工程示范县为龙头,兴建一批水池、水窖等蓄水工程储存雨水。有水源条件,但水质达不到农村饮用水标准的地区,含氟量超标的多发病地区,结合水源工程建设,重点做好改水工程,使农村居民喝上安全的放心水。改水工程可以积极推广咸淡混浇模式和苦咸水淡化模式,进行合理开发,改变一些地区长期饮用微咸水、高氟水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