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阳父 014 伯阳父西周末年思想家。周大夫。生卒年不详。他用“天地之气”来理解阴、阳观念,并用以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周幽王二年 (前780),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他说:“周将亡矣! 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山崩川竭,亡之征也。” 伯阳父明确地以“天地之气”来说明阴阳,认为地震的原因是阴阳二气的秩序发生了混乱。这是对殷周以来阴阳观念的发展。但把阴阳失序和地震看作周将亡的征兆,却是一种天人感应的思想,带有原始宗教的遗迹。 ☚ 周公 管仲 ☛ 伯阳父 伯阳父亦作伯阳甫。西周末人,或说为周大夫,或说即周柱下史老子。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镐京一带发生大地震。他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 (上升), 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上》)即把地震解释为阴阳两种势力相互矛盾的结果。他又以为“水”与“土”是财用产生的根源,地震造成水土的巨大破坏, 令导致王朝的覆亡。他讲;“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 民走财用, 不亡何待?”(同上引)他把地震、山崩、川竭等自然现象视为王朝衰亡征应的观点, 为后来的灾异说继承和发展。 ☚ 史伯 虢石父 ☛ 伯阳父西周末史官。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发生过一次大地震。他用“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即阴阳两种矛盾冲突,来解释地震原因。并从地震影响农业生产和“民乏财用”结果,预言西周将要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