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加工能力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加工能力 (一)加工能力新中国刚成立时, 湖南的粮食油脂加工基本上依赖人力、畜力、水力进行碾米、榨油, 特别是在广大农村一般都停留在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上, 少有的简单粮油机械加工仅集中在长沙、衡阳、常德等几个城市, 产品数量少, 质量低。1953年湖南省国有粮油工业企业145个, 固定资产371万元, 从业人员5 223人, 工业总产值5 630万元。随着粮油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湖南的粮油加工业也得到长足进展, 经过多年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粮油工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湖南的粮油工业更是迅速发展。1995年与1977年比, 全省粮油工业独立核算的企业由286个发展到343个, 固定资产原值比1977年增长了15.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7倍, 全员劳动生产率由每人每年49 500元增加到91 320元, 增长84.5%, 职工人数发展到26 500人, 增长1倍多, 大米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由341万吨增加到351万吨, 增长3%; 面粉企业年生产能力由45.7万吨增加到63万吨, 增长37.8%; 食用油年生产能力由38吨增加到65吨, 增长71%。粮油工业还引进了国际上80年代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含量高的机电一体设备, 大大缩短了与国际上的差距。使湖南的粮油加工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加工业。与此同时, 湖南的粮油机械生产从无到有, 规模和生产能力都有很大发展。机械产量1958年仅为2吨,1978年上升为4 180吨, 1979年为6 160吨。1980年为6 039吨, 1983年4 125吨 (表5-2-2)。 表5-2-2 湖南省1949—1995年粮食加工总产值统计表
为了促进湖南粮油工业的发展, 国家对湖南的投资扶持很大,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粮油工业固定资产原值, 1949年全省仅有3万元, 到1977年的29年间增加到8 950万元, 增长了2 980倍, 到1980年固定资产原值又增加为10 999万元, 到1995年固定资产原值为145 960万元。从1950年到1980年的31年间国家对湖南粮油工商企业投资达19 072万元,平均每年投资615万元, 基本满足了新建、改建粮油仓库、油池和工厂的需要。如果加上省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和粮食部拨款合计基建投资25 103万元。到1995年止国家合计投资共达38 361.24万元。47年间平均每年投资816万元。其中粮油工业建设投资达7 691.9万元。粮油工业的全年利润总额,1950年为4万元, 到1980年上升为5 303万元。从1950—1980年的31年间合计利润42 039万元, 为国家对粮油工业基建投资的8倍, 平均每年1 356万元。到 1995年止粮油工业的利润达到1 550万元。详见表5-2-3。 表5-2-3 湖南省1950—1995年粮油工商业国家基建投资统计表
大米加工: 1949年湖南全省有大米加工厂118个,主要分布在人口较多的城市。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后, 将当时350个大米加工厂统归粮食部门经营管理, 同时国家对米厂的分布作了调整, 为了适应就地加工, 在产粮区和交通要道, 如在长沙、株洲、岳阳的城陵矶、小港、湘潭湖头岭、沅江琼湖等地新建一批大型米厂。到1957年全省大米加工厂为153个,1965年210个, 1979年318个, 1985年267个, 1995年247个。全省各县市都有了大米加工厂。湖南大米生产能力也迅速发展。国有粮食加工企业1949年年产仅2 500吨, 1952年为9.6万吨。1978年167.4万吨, 从1952年到1978年的26年间增长13倍, 到1985年达263.3万吨。当年大米年生产能力在40万吨以上的有长沙、衡阳和常德等地市, 年生产能力在20万吨以上的有株洲、湘潭、郴州、零陵等地市。1986年是湖南大米加工鼎盛阶段, 当年产量达264万吨。 1990年以后, 由于粮食市场的放开, 湖南农村推广组合米机加工大米, 使国有粮食加工业受到巨大冲击, 许多县级大米加工厂相继停产, 年大米加工产量猛降, 1995年与1997年相比, 大米产量由167.9万吨下降到143万吨, 下降了17%, 与最高的1986年比,下降了85%。详见表5-2-4。
粮食部门对提高大米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改造设备, 改进工艺, 严格检验制度, 使大米质量不断提高, 使湘米在全国享有较高声誉。改革开放以来, 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推动下, 湘米质量又上新的台阶, 涌现了一批名牌产品。如常德市潇湘米业公司生产的 “金健牌”珍珠强身米、永州虎岩粮库生产的“香穗牌”早籼标一米、攸县第二大米厂生产的“增强牌”晚籼特等大米等都被评为湖南省的名牌产品。 面粉加工: 湖南的国营面粉生产创建于1951年。1953年全省有面粉厂9个, 1975年增至13个, 1979年15个, 1985年19个, 1995年21个, 并拥有一批设备先进、生产规模较大的厂家。如长沙、郴州、衡阳、湘潭等。全省的面粉加工能力, 1952年为3.04万吨, 1977年45.7万吨, 1985年57.1万吨, 1990年68万吨, 1995年为69万吨, 相当于1952年的22.7倍, 比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增长51%。面粉产量,1951年仅2 473吨, 1978年上升为23.75万吨,1986年37.4万吨, 是1951年的151倍。同样, 由于粮食市场的放开, 社会面粉生产的发展, 使国有面粉生产受到冲击, 生产量下降, 1995年下降到26.2万吨,与历史上最高的1986年相比, 下降了31%。湖南的面粉生产通过多年来技术改造和革新以及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如湖南研制的DM50X125型打麦筛选组合机是全国粮食系统选定的定型项目, 主要用于中、小型面粉加工厂小麦的清理工序, 对提高小麦纯度, 降低灰分,保证成品质量能起重要作用, 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这项成果获原粮食部1979年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 湖南省1980年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还有一批优质面粉获奖, 如郴州面粉总厂 “万华牌” 系列面粉, 长沙面粉公司 “凯雪牌”系列面粉, 湘乡面粉公司 “雪熊牌” 系列面粉, 湘潭市面粉厂的 “帅牌” 系列面粉评为湖南名牌产品。 油脂加工: 1952年湖南全省只有3家植物油厂,即洪江、泸溪和保靖植物油厂。1958年油脂加工除全省100多个大米厂设有榨油车间外, 还在长沙增设两个油厂, 集中榨、炼米糠油。1965年又在常德、益阳、邵阳、岳阳兴建几个油厂, 全省有油厂11个,到1980年17个, 1985年19个, 1995年31个。植物油脂生产能力, 1952年为6 000吨, 1985年达到56.79万吨, 增长93.7倍, 1995年达到66.23万吨。 湖南的食用植物油产量 (包括茶油、菜油、棉油、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米糠油), 1952年仅生产22吨, 到1978年为1.84万吨, 1985年为4.08万吨,相当于1952年的1 855倍, 1990年为3.75万吨, 1995年为3.23万吨。为了提高食用油使用价值和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需要, 对菜油、棉油和米糠油进行了精炼,精炼油占食用植物油的比重逐年增加, 1980年精油为10 606吨, 占食用植物油27 301吨的38.8%。1985年精油30 186吨, 占食用植物油4.08万吨的73.9%。1995年精油22 531吨, 占食用植物油32 370吨的69.6%。临澧合口油厂 “合口味”牌植物油、益阳市粮食局油脂厂 “银城牌”油中王、常德植物油总公司“万家炊”高级烹调油等先后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 湖南的非食用植物油中如桐油、洪油、秀油等生产历史悠久,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洪江植物油厂炼制的 “洪江桥” 牌桐油已有200多年历史, 出口海外,深受日本、东南亚、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欢迎。湖南非食用植物油的产量变化不大, 一般维持在2000吨左右。1952年产1 631吨, 1978年产1 780吨, 1980年产1 903吨, 1985年产1 276吨, 1990年产986吨,1995年1 857吨。 湖南油脂加工总产值, 1952年335万元, 1960年产值达1 008万元, 1982年为5 531万元, 1985年为8 073万元, 1990年为12 255万元, 1995年为11 120万元。 湖南农村油料的加工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手工操作向机械操作转变。一般产油区的村乡都有油料加工厂, 到1978年止, 全省农村共有土榨、机榨22 375个, 其中机榨6 010个, 占土机榨总数的26.9%, 1980年农村油榨26 112个, 机榨10 977个,机械榨油有较大发展。粮食部门为帮助农村油料加工,改进榨油设备和工艺, 提高出油率, 1979年和1980年两年共发放贷款60万元, 支援农村机榨建设,到1980年共建90型和95型榨油机9 920个, 占这一年机榨建设总数的90.4%。 表5-2-5 湖南省1952—1995年油脂生产情况及产值统计表
☚ 二、粮油产品的加工、仓储、运销能力 (二)仓储能力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