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价格的利率弹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价格的利率弹性Elasticity of Interest Rate of Price

价格的变化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利率上升或下降一定比率所引起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比率。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当利率下降时,信贷扩大,投资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提高。此后这一观点得到发展和创新。有的经济学家在考察利率与价格的关系时,开始把实际利率与预期利率区分开,并以此来说明利率与价格的关系。他们认为,当实际利率低于预期利润率时,生产者有利可图,于是增加借款,扩大投资,增加生产,结果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上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物价上升;反之,价格下降。利率变动引起的物价向上或向下两种变动过程带有累积性质,即利率越下降,实际利率越是低于预期利润率,生产者越是有利可图,投资会更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越是增加,从而物价越是上涨。反之,利率越上升,物价越会下降。但这一累积过程因存在利息率这一制动器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当投资、物价向上运动时,银行存款日趋减少,而投资有增无减;当储蓄额低于投资需求时,银行便会提高实际利率,此时投资动力便减弱,从而降低投资和物价向上运动的速率,直至接近均衡状态。可见,实际利率的变动和其与(资本)预期率的差别是决定价格的利率弹性的关键因素。

价格的利率弹性

价格的利率弹性elasticity of interest rate of price

价格的变化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利率上升或下降一定比率所引起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比率。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当利率下降时,信贷扩大,投资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提高。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发展和创新。有的经济学家在考察利率与价格的关系时,开始把实际利率与预期利率区分开,并以此来说明利率与价格的关系。他认为,当实际利率低于预期利润率时,生产者有利可图,于是增加借款,扩大投资,增加生产,结果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上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物价上升;反之,价格下降。
利率变动引起的物价向上或向下两种变动过程带有累积性质,即利率越下降,实际利率越是低于预期利润率,生产者越是有利可图,投资会更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越是增加,从而物价越是上涨。反之,利率越上升,物价越会下降。但这一累积过程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因存在利息率这一制动器。当投资、物价向上运动时,银行存款日趋减少,而投资有增无减;当储蓄额低于投资需求时,银行便会提高实际利率,这时,投资动力便减弱,从而降低投资和物价向上运动的速率,直至接近均衡状态。可见,实际利率的变动与其与(资本)预期率的差别是决定价格的利率弹性的关键因素。

☚ 投资的利率弹性   卡佛边际储蓄投资利率论 ☛
价格的利率弹性

价格的利率弹性

价格的变化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利率上升或下降一定比率所引起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的比率。例如,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利率上升1%,引起价格上涨0.5%或1%、2%,则价格的利率弹性分别为0.5,1,2,依此类推。
传统经济学认为,当利率下降时,信贷扩大,投资增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商品价格提高。后来,这一观点得到发展和创新。有的经济学家(如瑞典的魏克赛尔)在考察利率与价格的关系时,开始把实际利率与预期利润率区分开,并以此来说明利率与价格的关系。他认为,当实际利率低于预期利润率时,生产者有利可图,于是增加借款,扩大投资,增加生产,结果利润和工资均趋于上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加,从而使物价上升;反之,价格就下降。当两者相等时,增减投资既不增加利润,也不减少利润,于是投资不增亦不减,生产和收入保持不变,物价稳定,出现均衡状态。
利率变动引起的物价向上向下两种变动过程带有累积性质,即利率越下降,实际利率越是低于预期利润率,生产者越是有利可图,投资更会扩大,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越是增加,从而物价愈加上涨。反之,利率越上升,物价越会下降。但这一累积过程不会永远地持续下去,因存在利息率这一制动器。当投资、物价向上运动时,银行存款日趋减少,而投资有增无减;当储蓄额低于投资需求量时,银行便会提高实际利率,这时,投资动力便趋减弱,从而降低投资和物价向上运动的速率,直至接近均衡状态。可见,实际利率的变动及其与(资本)预期利润率的差别是决定价格的利率弹性的关键因素。

☚ 投资的利率弹性   货币的时间价值 ☛
0000043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