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城镇待业人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城镇待业人员

城镇非农业人口中,在劳动年龄以内,有劳动能力因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有关部门进行登记,等待分配工作的人员。在我国,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人员:(1) 社会青年。指城镇年满16~25周岁的初、高中毕业生中,未能升学、参军,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就业,到有关部门进行就业登记的人员。(2) 其他待业人员。一般是指社会青年以外,男性年龄在25~50周岁、女性年龄在25~4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无业并要求就业,到有关部门进行就业登记的人员。我国在对城镇待业人员的调查统计中,城镇待业人员一般不包括下列人员:(1) 等待国家统一分配工作的复员或转业军人;(2) 待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3) 在调查时点已参加工作的临时工、合同工、协议工、家属工、集体工等;(4) 仅有部分劳动能力,需要特殊安排的残疾人员;(5) 家务劳动者。

城镇待业人员

见“待业人员”。城镇集体经济组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中国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劳动者因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原因而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失去工作机会时,依法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按照隶属关系的不同和制度内容的差异,城镇集体经济组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又分为区、县以上大集体单位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区、县以下集体单位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两个部分。其中,区、县以上大集体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上是参照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其保险项目包括: 生育保险、养老保险、疾病保险、死亡保险、伤残保险和医疗保险。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建立了国营企业职工的待业保险制度。目前,一些地方也将待业保险扩大到集体所有制企业。区、县以下集体所有制单位情况比较复杂,社会保险项目有多有少,待遇标准有高有低,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亟待解决。1983年4月,国务院《关于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若干政策问题的暂行规定》中指出: 集体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量力而行,提取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解决职工的年老退休、丧失劳动能力的生活保障等问题。社会保险基金在征收所得税前提取,要专款专用。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项目和标准,由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总结试点经验,拟定办法试行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5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