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shì jiè jīng jì xuéмиров я эконóмика世界经济学研究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运动、经济体系、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内容包括:1.世界经济学基本理论;2.世界经济史;3.世界经济的形势与现状;4.世界经济预测;5.世界经济惯例研究。
世界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分支。研究世界各类国民经济及其相互关系和整个世界共同经济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1.各类国民经济;2.各类国民经济关系体系;3.世界经济整体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经济学World Economics研究世界经济的特殊矛盾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形成以来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体,其重点是研究国际生产关系,同时也兼及有关的上层建筑。世界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处于形成过程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奠定了世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其他有关著作中,对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和研究。列宁对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经济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帝国主义的特征,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 世界经济学一词是在本世纪初开始出现的。1912年,德国经济学家哈姆斯(Berhard Harms)曾在《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1912年德文版)一书第4章中倡议建立世界经济学。苏联的尼·布哈林在他所著的《世界经济与帝国主义》(1923年俄文版)一书中对世界经济也作过一些分析。1933年,日本经济学家作田庄一出版了《世界经济学》一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瓦尔加和民主德国的库钦斯基等也对世界经济学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但他们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帝国主义战争和经济危机等问题。1947年,美国经济学家派特逊出版了《世界经济概论》。70年代以来,匈牙利的Y.热拉斯教授等在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国学者在60年代初也对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近年来则对世界经济学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研究。 世界经济学以政治经济学为其理论基础,但它的研究对象与政治经济学有一定的差异。广义的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历史上各种社会形态中的生产方式,特别是人们的生产关系的科学;而世界经济学则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以来(即世界经济形成以来)世界范围内人们经济活动的运动形式和发展规律,重点是研究国际生产关系的发展规律。国别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基础,因此,研究世界经济不能离开国别经济的研究。但世界经济学研究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关系,是国际生产关系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整体性和综合性的重大问题,因而其研究对象不同于国别经济。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西方国际经济学,着重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收支等问题;有的国际经济学著作也涉及国际经济合作、经济一体化等国际经济关系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世界经济学也要涉及。但世界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比国际经济学宽广得多。 世界经济学研究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世界经济(World Economy)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包括各国经济以及各国经济间的国际关系,但它不是各国经济以及各国经济间的国际关系的简单总和,而是与一定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全球规模的经济有机整体。 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世界经济形成以来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总体,其重点在于研究国际生产关系,同时也兼及有关的上层建筑。学科的研究内容主要是: (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包括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瓦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国家集团的经济及其相互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关系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与其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性。(2)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包括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及其相互经济关系);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作用;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其他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及其规律性。(3)各发展中国家经济及其相互经济关系 (包括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4)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胜利。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在创建之中。 马克思、恩格斯最早奠定了世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和其他著作中,对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列宁对帝国主义阶段的国际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理论。斯大林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及总危机阶段的理论,对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间的矛盾和斗争等问题作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毛泽东提出了中间地带的理论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和研究,为世界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世界经济学一词在本世纪初开始出现。1912年,德国经济学家哈姆斯(Berhard Harms)曾在《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Volks Wirtschaft undWeltwirtschaf》,1912年德文版)一书第四章中倡议建立世界经济学。苏联的尼·布哈林在 《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 (1923年俄文版)一书中,对世界经济曾作过一些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瓦尔加 (ЕвгенийСамуилович Варга,1879~1964年)和民主德国的库辛斯基等对世界经济学的研究曾作出过一定贡献,但他们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帝国主义战争和经济危机问题进行的,因而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片面性。美国经济学家派特逊(Ernest Minor Pat-terson)于1947年也出版了 《世界经济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World Economics》)。七十年代以来,匈牙利经济学家约·努伊拉斯等在世界经济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我国学者在六十年代初对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近几年正在对世界经济学领域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世界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它们的区别在于: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自有史以来各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而世界经济学研究的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以来的国际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对世界经济的一些范畴的研究比较概括,而世界经济学对这些范畴则要进行具体深入地研究,不能用政治经济学中对资本主义和当代帝国主义经济问题的一般研究来代替世界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经济学与西方资产阶级的国际经济学有原则区别。资产阶级国际经济学是从资产阶级的立场出发,根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收支等问题,并为这些问题制定许多模型。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国际贸易的基础,各国得自对外贸易的效益,国际均衡价格,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和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等。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国际范围内扩大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世界经济学是要揭示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规律性。世界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比国际经济学要宽广得多,它所研究的是世界经济整体,国际经济关系只是其研究的一个部分。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对西方资产阶级的国际经济学并不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而是批判地吸取其合理的部分。 阅读书目:《世界经济》(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世界经济》编写组编,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世界经济》(概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教研室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世界经济概论》钱俊瑞主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世界经济概论》 陶继侃等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版;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探索》 钱俊瑞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9月版; 《世界经济》(《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苏〕В.В.苏辛科主编,莫斯科国际关系出版社1978年版 (Москв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78)。 世界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研究世界经济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 (1)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的前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规律和特征等。(2) 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发展趋势,社会主义各国的建设道路与模式,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等。(3)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各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和新的表现形式等。(4)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发展中国家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等。(5)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等。世界经济学一词在20世纪初开始出现。1912年德国经济学家哈姆斯曾在《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书中倡议建立世界经济学,但是,西方经济学家把世界经济仅仅看作各国经济状况的简单总和,故而始终未能建立体系。我国经济学家在60年代初撰文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经济学的主张,1980年成立了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 计划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 0000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