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屈原流放及次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屈原流放及次数

屈原流放及次数

对于屈原生涯中的政治遭遇,从汉至今,人们的论说中有疏有放,而其争论的集中点则是怀王时的被疏,概括起来主要有四说。一、一次放逐说。王白田主之,《白田草堂存稿》卷三“书楚辞后”说:“《 卜居》言既放三年,《哀郢》言九年不复,一返无时,则初无召用再放事,原之被放在十六年(按:指楚怀王十六年),以九年计之,其自沉当在二十四五年间”。这都是指在怀王时,故其力主一次放逐说。二、一疏一放说。此说最早见于《史记》屈原本传,班固《离骚赞序》亦从此说,谓在怀王时妒害被谗,“王怒而疏屈原”,在顷襄王时,“复用谗言,逐屈原在野。”王逸及后人多从其说。今人梁启超、钱穆、姜亮夫、郭沫若等都从此说,并认为被疏见绌是失去左徒之职(梁启超《屈原研究》),或被“疏远”(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或“在闲位”(钱穆《先秦诸子系年》),或“居于闲位”(郭沫若《屈原考》、《屈原研究》等),即仍然可当“公使”、可谏“国事”,仍在王身边,或“四处游历”、或“在野”;只有在顷襄王时,才是被“放逐”。三、二次放逐说。此说始于刘向《新序·节士篇》,其谓屈原使齐时,张仪货楚贵臣“共谮屈原,屈原遂放于外”。怀王“客死于秦,顷襄王反听群谗,复放屈原。”于是与《史记》屈原本传相抵牾,遂出二次放逐说。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杂揉两说,不仅说屈原在怀王时“遂放于外”,而且还“被绌复用”,加上顷襄王时再放。后人也多有从此说者,今人文怀沙、游国恩等亦从此说。前者《屈原九章今绎》引“洪补”以证《九章》作于“屈原二次放逐时”;后者所编《中国文学史》认为《离骚》作于第二次放逐之后,在《屈原》一书中还说:“我认为屈原被放逐,前后有两次:第一次在怀王时,第二次在顷襄王时。”四、一疏二放说。陆侃如主之,其《屈原评传》认为屈原任左徒在怀王十年左右,说张仪至楚是怀王十六年的事,在这之前楚怀王十一年便与齐纵约,屈原是这次纵约的主动者。他做了左徒,怀王很信任他。“为了宪令事,怀王把屈原的左徒职免去”,此时“约在怀王十三四年”,系此为“去职”或“被疏”。初放:他依刘向所说,认为“初放在怀王十六年”,谓“《史记》未载此事”。再放:他定在怀王入秦后并客死,即在顷襄王三四年时。

☚ 屈原思想的矛盾   屈赋比兴与象征 ☛
000041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