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屈原流放湖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屈原流放湖南 屈原流放湖南大约在楚顷襄王初年 (前298),楚国政治家、伟大诗人屈原,因抨击时政,触怒了楚顷襄王,被再次流放江南。屈原的这次流放,从鄂东武昌出发,到岳阳、经洞庭,溯沅水西行,一直到湘西辰溪、溆浦等地,再转而经沅水回到洞庭; 又溯湘水过长沙、上南岳、九嶷山,然后再回到岳阳、汨罗一带。历时十余载,其足迹遍及沅、湘各地。屈原根据流放中所见所闻,结合其政治愿望和悲惨命运,写了《惜诵》、《涉江》、《哀郢》等《九章》中的大量优秀诗篇,以表达其忠君、爱国之情。特别是他在当地土著文化的影响下运用浪漫主义夸张手法,模仿、改造、运用沅、湘之间流行的民歌、巫乐形式,创作了《湘君》、《湘夫人》等《九歌》中的精彩篇章,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光辉。最后,他见国事已不可为,自己的理想无从实现,悲伤至极,作《怀沙》、《渔父》等赋,于公元前277年五月初五怀石自沉汨罗江。屈原死后,相传沅、湘间的人民为怀念他,于每年五月初五做粽子等丢入河湖水中,以祭祀他的亡魂,并竞相划舟以驱赶抢食的其他鬼神。由此,湖南民间形成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传统。 ☚ 吴起南平百越 秦楚黔中之战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