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5_144第十六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5_144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鬼神者,章句既訓以‘二氣之良能’,‘陰之靈、陽之靈’,則其界分固不離乎形而下者;而章句又以‘不見不聞,隱也’為訓者,似當屬乎形而上矣。欲謂之理,則能與靈處,終屬氣界;欲謂之氣,則不見不聞、誠不可掩,終屬理分。此愚之積年蓄疑而未曉者也。近更思之,蓋二氣之良能,陰陽之靈處,固是鬼神之正義,其界分雖屬乎氣,而其所謂良、所謂靈,正是極精極妙,極隱微極玄奥,非有形象可見,聲臭可聞,只是自然恁地,則謂之理亦可也。大抵鬼神是合理氣兼體用底,以其能與靈而言之,則可謂之氣;以其自然恁地而言之,則可謂之理。其理其氣,間不容髮,此正理氣渾融無間之妙。故首節‘鬼神之為德’,合理氣、兼費隱,以包下四節之意。第二節不見不聞,隱也體也;體物而不可遺,費也用也。第三節釋體物不可遺之意,第四節釋不見不聞之意,末節以‘誠之不可掩’結之。一章所指皆從實理而言,其不可專謂之氣也明矣。
答曰:陰陽、鬼神一也。而以氣而言之,則陰陽;以功用良能言之,則鬼神。陰陽,則當屬形而下;鬼神,則當屬形而上。首節‘鬼神之為德’五字已兼費隱説,章句所解亦兼費隱説,則以為理似無可疑。下四節之所論亦得之矣。
愚近覺天地之鬼神,正如人心之明德地頭恰同。蓋人心之虚靈雖屬乎氣,而即是氣之精英、理之所具,故合心性光明活絡者謂之明德,而不可專謂之心,不可專謂之性;陰陽之靈處雖屬乎氣,而即是氣之精微、理之所寓,故合理氣自然屈伸者謂之鬼神,而不可專謂之氣,不可專謂之理。明德是心性渾融之地頭,鬼神是理氣渾融之地頭。未知如何?
答曰:以明德比鬼神,其説精微可喜。然鄙意則嘗以心為近於鬼神,聞者或以為此則似激於學而發。鄙見固不出此,而以此見疑,還可瞿然。高明須將心字排比細究,如何?朱子論心曰:‘其體則謂之易,其理則謂之道,其用則謂之神。’又舉通書云:‘動而無静,静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静而無静,神也。’‘物則不通,神妙萬物。’又曰:‘惟心無對。’又曰:‘靈處只是心。’又曰:‘心則衆理俱足。’又曰:‘性雖虚,都是實理。心雖是一物,卻虚,故能包含萬理。’又曰:‘心與性似一而二,似二而一。’又曰,心‘虚(靈)〔明〕[1]洞徹’,‘據性上説“寂然不動”處是心,亦得;據情上説“感而遂通”處是心,亦得’。又曰:‘虚靈是心之本體,耳聽目視即其心也。耳目則有形象,若心之虚靈,何嘗有物?’又曰,‘如肺肝五臟之心’,‘實有一物’;‘操舍存亡之心’,‘自是神明不測’。‘五臟之心受病,則可用藥補之’,這個心‘非菖蒲茯苓所可補也’。問:‘如此,則心之理乃是形而上否?’曰:‘心比性則微有迹,比氣則自然又靈。’嘗以此反覆商量,以一心字比之鬼神,亦似無妨;以‘比性有迹、比氣有靈’之訓論,則似不可專謂之理。然論鬼神亦不可曰‘比理微有迹,比氣自又靈’耶?此是偶然思得,而欲與高明一論而已,非有正見矣。近日得葉龍泉。所論鬼神,有曰:‘都從氣上指理耳。鬼神氣也,人心亦氣也。天地之氣惟鬼神最奇幻,人之氣惟心最神靈,皆若杳冥怳惚不可測,而其實只一理為之,誠而已矣。’觀此,則前輩亦有以心與鬼神較看者矣,兹并及之。
愚按:明德雖曰合心性,而以章句所訓觀之,則不過‘心統性情’而已。蓋極心之體用而言之,則是明德。而盧氏所謂本心,亦此也。然則以鬼神屬之心,屬之明德,恐俱不相妨。洗襟録。
宰我問鬼神之名,孔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此言恐未可曉。若曰‘神者,氣之盛;鬼者,形之盛’,則可也。而反曰‘氣者,神之盛;魄者,鬼之盛’者,語似倒而理若舛矣。姑記之,以俟更究。
‘不可遺’,人多以鬼神不遺物之意看。余每解之曰:‘“不可遺”,謂物自不可得而遺也,觀可字可見。’聽者不我信矣。今看朱子與吴晦叔書論此章曰:‘鬼神雖無形聲,而徧體乎萬物之中,〔物〕[2]莫能遺。’‘前輩引用此句或有脱了可字者,乃似鬼神有不遺物之意,非物自不可得而遺也。來喻亦脱此一字,豈或筆誤而然耶。’止此。以此觀之,與章句‘物所不能遺’同義,而於一可字而可知其物不能遺之意,益信己見之不差也。白石録,壬寅。
朱子曰:‘夫子答宰我鬼神説,甚好。氣者,神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人死時,魂氣歸于天,精魄歸于地。所以古人祭祀,燎以求諸陽,灌以求諸陰。’又問:‘夫子所謂“骨肉斃於下,陰為野土,其氣發揚于上,為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何謂也?’朱子曰:‘人氣本騰上,這下面盡,則只管騰上去。如火之煙,這下面薪盡,則煙只管騰上去。’
或問於明道曰:‘人死後有鬼神否?’明道曰:‘待向你道無來,你怎生信得及?待向你道有來,但去尋討看。’
愚按:程子此言曉不得,其大義蓋曰‘若道鬼神無,則你何能信?若道鬼神有,則鬼神本無形影,於何尋討看’云爾。此與所謂‘以為有亦不可,以為無亦不可。這裏有妙理於若有若無之間,須斷置〔得去〕始得’之意,恐一般耳。
謝氏又問曰:‘先生此説即是鶻突。自家要有便有,要無便無始得。鬼神在虚空中辟塞滿,觸目皆是,為他是天地間妙用,祖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3]以此問答默玩而深體之,則有可以自得於言外者矣,不必以言語謂之有、謂之無也,都在自家積誠體驗耳。
張亢郡君夫人。化去,常來附語,所知事皆能言之。一日與道士圍棋,又自外來。道士將一把棋子令將去問之,不知數,便道不得。又昔有紫姑神,不識字底,把着寫不得。以此推之,人之沉魂滯魄雖或不散於大化之中,而粗效靈異於人世間,然渠能忖度人心,故能知人之所知,而不能知人之所不知耳。世之愚者不達此理,一見怪鬼之效靈,則便以為神無所不知,神無所不能,遂為諂祀瀆享,無所不至,甚可歎也。
‘鬼神’章章句,程子之説,只以‘造化之迹’言之;如寒往暑來、月往日來之類。張子之説,以造化之自然憑地處言之;如寒往暑來,日往月來,自然憑地處。朱子之説,以二氣之對待流行、分看合看之妙言之,言各有攸當。而蒙引曰:‘程子之説未見鬼神是陰陽之二氣也,故用張子之説繼之。’是則有未可知也。程子所謂造化者,非二氣而何?恐言不可以若是也。
風雨霜露、日月晝夜,是鬼神之迹也。若以此謂即是鬼神,則為視而可見、聽而可聞矣。要之,日月風雨之類亦物也,皆鬼神之所體也。張子所謂良能,朱子所謂靈,皆指其自然憑地處而言,此所謂所體者也。
曰:“鬼神之情狀。”情即性情,狀即功效。’此蛟峯之説,而蒙引駁之。章句所言‘性情功效’,猶云‘道德功業’。

☚ 15_143第十五章   15_145第十七章 ☛
0000386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