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02_131傳八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02_131傳八章

【傳八章】

按:修身更多少事,如上章視聽見聞及足容重、手容恭之類皆是。是固莫非修省之地,但身之所易失尤在於接人,且此所以明齊家在修身之義,故必就接物上言之。又按:此雖所以明齊家在修身之義,然身實為家國天下之本,故其言實貫下四章。以家言之,如辟於親愛,父兄有不義而不能争,子有不肖而不能教,是不能孝悌慈而於家失其修身之道矣。以國天下言之,如辟於賤惡敖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辟於畏敬,君有闕失,不能匡救;辟於哀矜,人有媢疾而不能去,任其妨賢病國,是皆不能絜矩,於國天下失其修身之道矣。又按:此與上章只説病痛而不正説正修工夫,蓋所謂工夫亦别無法,只知其病而速去之,便是工夫也。故聖賢論學不一,或正説工夫使直得循而行之,或只説病痛使之反而求之,俱無不可。程子曰:‘學問之道無他,知其不善,速改以從善而已。’又古語云‘纔説病即便是藥’,皆此意也。又按:説者每以修身就做正心工夫浄盡無餘處言,而疑其不應有如此許多偏病,故遂曲為辨説,至謂姑藉衆人粗病以備君子點檢之資。殊不知八目只平論其道,包得精粗在中,非就做一件浄盡無餘處方論一段工夫也。又按:雖只説四五個,亦自包得許多,如條辨之論也。
好而知其惡,即親愛、畏敬、哀矜而不辟者;惡而知其美,即賤惡、敖惰而不辟者。此就修身上説,而身為齊治平之本,故其心實相管攝。以家言之,好而知其惡,則能知子之不肖,而教之以盡慈之道;知父母兄弟犯於不義,争之以盡孝弟之道。惡而知其美,則子弟僕隸之不善者,雖或惡之,而取他長處,或又修之誨諭,不至疾之已甚,此亦慈之道也。以國天下言之,好而不知其惡,於他人不能絜矩;惡而不知其美,於他人不能絜矩。且為一人有可親愛、哀矜之實,而或有罪過,人所共惡者,則亦當治之,如張天祺之於卒長是也。若一向偏辟,不知治之,是不與人同其惡耳。又如一人有可賤惡、敖惰之實,而或有長處,亦當知之,器而使之。若一向偏辟,疾之已甚,是乃所惡於上以使下矣。此皆兼御下之道言之。至如事君,固當畏敬,然君之所以望於我者,責難陳善,而一向偏辟,不能正救,是所惡於下以事上也。
此節固非正説齊家,亦包得家不齊意思,比上節較緊。蓋上節只就修身上論其偏處,此則偏之甚,而至於不知其惡。又必以其子言之,則已向齊家邊説,與彼只説身處亦略有間矣。中間‘好而知其惡’三句乃結上生下之辭也。
偏之為害,上文只言偏,此乃以偏之實迹言之,而偏之為害者如此云爾。非偏是一層,為害又是一層也。上言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之鮮,此兩引‘莫知’以証之,自是一個意思,無分上一節為身不修、此節為家不齊之意。但上只汎論身不修之病,雖未嘗不包家不齊意思在中,而畢竟重在修身,故章句以‘身不修’為言;此特舉家之一端而言,雖莫非身不修之病,而畢竟重在齊家,故章句以‘家之所以不齊’為言,非上下所論各是一層而實有等級也。
雙峯饒氏曰云云。按:誠意之為修齊治平之要,固矣。而至表‘心誠求之’句以當之,則恐或未然。蓋‘心誠求之’,猶言苟求之於心云爾,則重在求字,非重在誠,其意思本自不同,似不必牽合。更當詳之。

☚ 02_130傳七章   02_132傳九章 ☛
0000032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2: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