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茶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茶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cultural techniques for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of tea

综合运用农业技术, 满足和控制茶树的生长发育, 提供为获取高产优质茶叶所要求的一切栽培技术措施。茶叶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 是在品种优良环境适宜的前提下, 有针对性地运用肥、水、剪、采、促、控相结合的措施,以调节茶树各生育时期的生理活动, 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它包括茶树培育与提高土壤肥力两个方面。
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培育 茶叶高产优质的茶树树冠结构标准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 ❶单位采摘面积上生产小桩密集、健壮, 以使有效芽数多;
❷新梢可采部分单个重量大;
❸发芽轮次多,每轮生长量大,即新梢伸育快而壮实;
❹茶园覆盖度大而采摘面积大。上述4个条件中, 生产枝壮而密主要靠修剪形成, 芽重决定于水肥供应和生产枝数量调节, 发芽轮次取决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勤采, 每轮生长量在于水肥, 采摘面和覆盖度主要在于合理密植和各类型的修剪扩蓬。
种植密度和树冠结构 茶园合理密植是保障单位土地面积上有足够的苗数, 从而为采摘芽数多、芽梢壮奠定基础。单位面积上的合理种植密度各国研究都受区域性限制。莱考克(D.H.)应用赫立德1/y=a+bx回归方程,分析了马拉维、印度尼西亚的种植密度和产量关系,植株数增加, 产量呈渐近线关系,如每公顷种植6700株为100, 则2000株的为119。印度托克莱试验得出抛物线关系, 拉曼研究了印度、斯里兰卡、马拉维、东非、印度尼西亚过去的试验, 确认每公顷在2.4万株内, 有增产效果。苏联、日本也有相似趋势的试验结果。中国在南方十余省的试验, 基本趋势归纳为: ❶在亩植3300~20000株范围内,幼年期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高,十年左右,密度优势消失:
❷任何密度, 均应改良土壤, 植株均匀排列, 使根系充分扩展, 才能高产优质;
❸随海拔升高和纬度北移, 茶树生长量减少, 植株数可酌增;
❹浙江的矮化密植能显著地提高产量, 但必须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
茶叶高产优质要求茶苗种植后迅速成园, 在密度上宜大一些, 但应以个体植株发育健壮, 群体结构能迅速形成覆盖度为应用的原则。
修剪技术与树冠结构形成和维持 茶树修剪是塑造高产优质树冠所必需的技术措施, 人们用修剪这种人为干预的手段, 利用茶树的分枝习性,使茶树向壮、矮、密、齐的方向发展, 并使体内C/N比值减小, 使树体向营养生长方向发展, 破除地上部、地下部生理动态平衡, 促进地上部营养生长加剧。所以修剪可以起到促进新梢伸育; 平衡芽数芽重, 使之增调; 加速树冠覆盖度形成; 复壮树冠面生产枝或重组树冠, 改变茶树体内化学成分含量百分率的作用, 从而建造和维持茶叶的高产优质。
茶树在幼年期主要用定型修剪方法改变其自然生长状态, 建造分枝密集, 幅度开阔的高产优质树冠。由于定型修剪是建造树冠的必要措施, 所以要求修剪时作到: ❶各枝条平衡发展, 避免高低参差;
❷各枝条应粗壮短实;
❸留下枝条位点好, 避免形成树冠时空缺;
❹对于顶端优势强、分枝稀疏的品种要压低主枝, 扶助侧枝。
茶树在成年投产期的修剪主要有轻修剪、轻修平和深修剪。轻修剪目的是调节芽数、芽重、刺激树冠面生产枝育芽能力; 轻修平是程度很轻平整树冠面的修剪, 起调整发芽基础作用; 深修剪是主产枝衰老时重组生产枝层的措施。由于目的不同, 方法相异。轻修剪应掌握周期和深度, 一般应一年剪1次, 幼龄树生长旺盛的也可以2年剪1次, 深度应掌握留下当年春梢和少量夏梢。轻修剪只以剪平为度。深修剪应周期较长, 一般5年左右, 如生产枝层尚未衰老, 可以延长周期, 深修剪后还应留养一季不采茶。
茶树在衰老期的修剪是重修剪和台刈。重修剪是主枝和矮位分枝尚可利用的树冠修剪方法, 台刈是齐地剪平, 是主枝已无利用价值的重组树冠方法。
茶树各种修剪都是对树体的生理刺激, 也是一种创伤, 所以剪次不能过频, 而且应因树、因龄选择剪法, 交错使用, 以培育和维持高产优质树冠。
茶叶采摘与高产优质树冠的维持 茶叶采摘因各茶类要求原料不同而老嫩不同, 但都是以符合于制作需要的生化内含物的量作为原料标准的, 这是采下的茶叶的高产优质要求。另外,为了以后树上继续生产高产优质的鲜叶,必须留下一定数量新梢的叶和茎,以维持树冠面的光合能力, 保持高光合生产率, 这种维持高产优质树冠的方法, 主要靠修剪和采摘留养。所以采摘既是采下优质高产鲜叶, 又要留养茎叶以维持高产优质树冠。
为了达到优质高产, 采摘应注意以下几点: ❶根据新梢伸育特点确定多批采摘: 新梢自然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采摘生长具有明显轮性。在中国30°N左右的茶区, 茶树自然生长一年可出现2~3个生长季, 采摘状况下可出现4~5轮新梢。但无论是自然生长还是采摘生长, 其生长势均依次递减。总的趋势是春季萌芽集中,成梢缓慢,展叶1片需时7天左右; 夏秋萌芽分散, 展叶迅速, 展叶1片需时3~5天, 但易老化。其育芽生长势, 单位积温生长量均是春>夏>秋。主要是春季温度低, 所以展叶慢, 但茶树经一冬休养, 生长势强; 夏秋气温虽高, 但树势降而体内养料消耗已多, 所以势弱。所以根据新梢伸育特点, 应实行多批采摘。
❷以新梢生化内含物含量确定采摘标准: 大宗红、绿茶以一芽二叶为主, 兼采一芽三叶和细嫩对夹叶, 这是因为一芽二叶的咖啡碱、氨基酸、多酚类含量高, 纤维素含量低;乌龙茶要求L-EGC和DL-GC较多, 所以原料新梢要老到八、九成时成熟采, 边茶要求糖含量高, 又有一定的儿茶素和氨基酸, 所以, 要在新梢基部木质化时采。
❸以落叶高峰期确定集中留叶时间,以光合高效叶龄作为留养对象,以叶面积指数确定留叶量。集中留叶时间应以茶树落叶高峰期前为好,以维持树冠面叶面积,不因落叶而骤降, 30°N茶区在4~5月为落叶峰期。留养新叶以鱼叶以上第一片真叶为佳, 采摘时应维持全年树冠叶面积指数中小叶种为4, 大叶种4~5为佳。
土壤管理与高产优质 为了使茶叶持续高产优质,必须对土壤实施水土保持和施肥。水土保持包括:❶在茶园周围、路旁种植间隔林, 茶园中视当地光辐射强度状况种植稀或密的遮荫树, 以改善光质和改良小气候, 保持温度;
❷在茶园建造排水蓄水系统, 在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茶区实施, 以调剂降水余缺, 并建立喷灌设施, 在年降水量低于1000毫米的茶区, 建立从河谷为起点的堤灌设施;
❸坡度大于15°以上建立等高梯级茶园;坡度小于15°、大于5°的进行横山等高条植;
❹茶园实行定期耕作。
茶园施肥是为了弥补土壤中因采摘新梢而带走的营养元素, 以保持地力。营养元素中消耗最大的氮素,每50千克茶含氮2.25千克, 茶树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素比率45~50%, 茶树吸氮后, 分配到新梢的占35%左右, 因此, 生产50千克茶, 实际上消耗土壤中纯氮10千克以上。茶树对磷钾吸收利用率也较低, 磷在酸性土中易被固定,钾在植茶年代较久的土壤中也常缺乏,因此三要素均需用施肥补足。高产茶园亩产干茶150~250千克时,每年应追肥纯氮50千克,配施磷、钾各12.5~17.5千克。
茶树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元素有29种, 很多量虽微而作用甚大,对于高产优质关系密切,常用修剪枝叶蒿杆还田和施用有机肥办法补足, 这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发展, 还能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肥力。

茶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cultural techniques for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tea

运用农业措施,满足与控制茶树的生长发育,为达到高产优质所需要的栽培技术。高产是指年周期内单位面积上,从茶树采下的茶叶数目和重量;优质是指芽叶形成色香味的有效化学成分。它包括茶树培育和土壤肥力提高两个方面,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是在品种优良的环境条件下,有针对性地运用水、肥、剪、采等措施,调节茶树各生育时期的生理活动,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栽培技术的要点有:选用高产优质的茶树良种,做到早、中、晚生不同物候期和不同特色的品种搭配种植;合理密植,单位面积上有足够苗数,以个体茶树发育健壮,群体结构迅速形成覆盖度为原则;科学剪采,使茶树向壮、矮、密、齐方向发展,通过修剪,形成丰产树冠。合理采摘,既有利于持续获得优质鲜叶,又可促进茶芽萌发,增加采摘次数;茶园管理,肥培土壤是为高产优质奠定土壤基础,要实施水土保持和加强施肥,为了提高春茶比重,做好防冻、及时追施催芽肥、采摘,使产量与品质得到全面提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