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吉丁虫tea stem girdler茶树枝干及根部钻蛀害虫之一, 属鞘翅目吉丁虫科, 学名为Agrilus sp. 分布与为害 分布于福建、安徽、江西、湖南等省。为害茶与油茶。幼虫盘旋蛀食皮层与韧皮部, 并可蛀入木质部, 被害处受刺激畸形生长, 状如藤蔓缠绕; 成虫自叶缘或叶尖咀食叶片, 形成缺刻。 形态 成虫体长8~11毫米。头小藏于前胸背板下; 复眼暗黄色, 复眼间有一凹陷; 触角黑色。前胸背板距前缘2/3处有一横向凹陷, 其前赤色,其后青灰色; 后缘弧形,两侧作三角形突起。小盾片三角形,青蓝色, 鞘翅近基部青蓝色, 前缘中央近基部有一金色斑块, 其周缘暗色, 翅末端青灰色。成长幼虫长约20毫米, 乳白色, 前胸背板黄色, 体末有一对黑褐色突起。胸足及腹足均退化消失。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代, 以幼虫在被害枝干或根内越冬。在福建, 3月下旬开始化蛹, 4月下旬开始羽化, 5月中旬开始产卵, 6月下旬盛孵。成虫具假死性。卵散产, 多产在枝皮粗糙处。主要为害4年生以上幼年茶树, 1~3年生茶树极少受害。 防治 在1~4月剪除虫枝, 5、6月成虫羽化期间人工扑杀成虫(早晨, 黄昏或阴雨天进行)或喷施80%敌敌畏、90%敌百虫800倍液。 茶吉丁虫tea stem girollerAgrilus sp.,鞘翅目,吉丁甲科。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湖南和安徽南部一带。为害茶、油茶。成虫体长8~11 mm,青灰至青蓝色,前胸背有一横陷,横陷前赤色,后侧角尖突,鞘翅基部青蓝,近中部有一金色斑块,翅末青灰。末龄幼虫长约20 mm,乳白色,前胸背黄色,体末有一对黑褐色突起。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或根内越冬。成虫食叶,具假死性,卵散产于粗糙茎皮下。幼虫盘旋蛀入茎内,刺激茶枝畸形生长,状如藤蔓缠绕,老熟后就地化蛹。宜在春季剪除虫枝;成虫期人工震落捕杀或喷药。 
茶吉丁虫 1. 成虫 2. 幼虫 3. 为害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