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粘孢子虫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粘孢子虫病 病原体为粘体虫、碘孢虫、单极虫等(图4-15)。 图4-15 粘孢子虫病 症状 危害淡水鱼类的粘孢子虫,多以孢囊形式寄生。由于种类繁多,在鱼体上形成的孢囊大小相差也很大。小的肉眼难于辨认,大的直径可达几厘米,孢囊一般呈灰白色。 粘孢子虫引起的病症多种多样。如鲢碘孢虫寄生在白鲢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病鱼的脑颅腔内可见到白色点状孢囊,常引起狂游乱窜,故名“疯狂病”。病鱼极端消瘦,尾部上翘,肝脏发紫,腹腔积水。 又如:饼形碘孢虫寄生于夏花草鱼的肠内,可引起肠变粗、糜烂;病鱼体色发黑,腹部膨大。鲤单极虫寄生在鲤、鲫鱼的皮肤,在鳞片下出现孢囊,使鳞片竖起。 流行情况 由粘孢子虫引起的鱼病,各养鱼场终年可见。其中有些种类在某些地区广为流行且危害严重,影响生长、繁殖,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据报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除彻底清塘消毒和其他一般预防措施外,可采用以下方法预防: ①鱼种培育阶段(6-9月),每半月泼洒一次敌百虫,2.5%粉剂敌百虫,每立方水用5克;90%晶体敌百虫,每立方水用0.2-0.5克,有一定效果。 ②每亩用100公斤石灰氮或125公斤生石灰清塘,能杀灭暴露于池底的孢子。清塘后一个月要换水一次。 ③白鲢鱼种培育阶段(6-11月),每月用敌百虫(用量同①)。或每立方米水用1克磷酸氯奎泼洒,可杀灭侵袭在鱼体上的营养体,控制鲢“疯狂病”。 ④广东南海渔场采用:鱼苗下塘第三天开始,每天每万尾用0.2克盐酸环氯胍拌饵,投喂7天;鱼苗长到3厘米时,每天每万尾用药0.3-0.4克。 ⑤每立方水用90%晶体敌百虫0.3克和4-5克氯化铵混合后全池泼洒,既能防病,又肥水。 ⑥每立方水用90%晶体敌百虫0.5克全池泼洒,防治野鲤碘孢子虫病; ⑦日本曾用1%食盐水浸洗治疗鲤粘孢子虫病,效果显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