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吾尔医学》分卷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医百》)所属分卷之一。本书之阅读对象以汉族医生和具有一定汉文水平的维吾尔医药人员为主。并若有愿意学习和研究维吾尔医药学的中医、西医药人员和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均可查阅和参考之用。 二、《维吾尔医学》分卷是比较完整地、系统地、简明地叙述了维吾尔医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所以在已出版的汉文维吾尔医著作中是一部占有重要地位的参考工具书。 三、本书内容包括维吾尔医药简史、维吾尔医基础理论、生理、病理、五官科学、内科学、外科学、皮肤科学、男性病学、妇科学、儿科学、骨伤科学、维药学、方剂学等基础与临床各学科,是一部综合性的分卷。按《医百》的编写要求,用条目形式编写,按学科编排。在正文前面有与正文排列顺序相一致的目录,书末附有索引。 四、《维吾尔医学》分卷在编写上,注意突出维吾尔医特点,在基础部分,尽可能阐明维吾尔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观点和“四大物质学说”及“气质学说”,特别是“四体液学说”。在临床部分,则以各科多发病、常见病为主,运用“气质学说”和“体液学说”说明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症状表现和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既借鉴历代维吾尔医的经典著作和临床经验,又尽量兼收并蓄新疆地区的新成就,较客观地反映了维吾尔医学目前的实际动态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五、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根据已出版的维文本,进行了编译,在编译时,首先以正确地表达原文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为原则。维吾尔文与汉文,属于不同的两种语系,无论在语法、语序和语言结构等方面,两者之间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在编译时注意不拘泥于原词的表面意义和原句的结构,而采取了同一内容用不同形式来体现的方法。特别是为了便于非维吾尔医人员的理解,尽量进行意译。 六、编译遵守严谨周密,行文简练,语法正确,突出重点,突出维吾尔医特点的要求。为了慎重起见,对绝大多数专用名词术语采用了较为公认的意译,并在括号内注明了音译,如“四大物质”(爱日康)、“气质”(密杂吉)、“体液”(合立体)等。 七、编译文体,按《医百》编写要求,统一采用语体文,即白话文。文中所用之名词术语,力求统一,要以维吾尔医较为多用的名词术语为主。对意译难以表达原文含义的少量名词,作了音译,并在括号内进行注释或采用接近之意译,如“乃孜乐”(从脑流窜之毒液)、“布哈热提”(腐气)等维吾尔医学专用术语。因维吾尔医解剖学与现代医学基本相同,故解剖学名词,以现代解剖学名词为主。 八、维药条目,则以汉文名称为主,并附维语名称和别名。暂时不能确定汉文名称的药名,采用音译,如“木沙里”、“赛依台尔”等。方剂条目,为了便于读者查阅,保持传统特色,则以音译名称为主,如“买朱尼 那尼华 蜜膏”、“苏福非 塔巴西尔 散”、“谢日比提 阿那尔 糖浆”等。 九、编译《医百》这样一部医学巨著是第一次,缺乏经验,难度又大,没有可资借鉴的有关资料,对编写和编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维吾尔医编译人员力量薄弱而水平有限,全部稿件的重新编译、整理以及最后统稿,均由第一副主编、兼学术秘书阿不都热依木·卡地尔研究员一人完成。同时,也对有些主要内容和条目进行了适当的补充和调整。虽经几番校订,难免仍有格调不一,内容重复,甚至错误之处,有待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为了反映其辛勤劳动,将译者、编译者和审定者姓名,与撰稿人并列写于相应各条目释文之后。 十、我们在编译过程中,曾向卫生部《医百》编委会、上海医科大学《医百》办公室、中国中医研究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征求了意见,并邀请他们参加审稿会和定稿会,对我们的汉译工作,始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指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分卷编辑委员会 二○○四年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