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著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著 《广韵》张略切,入药,知。 《广韵》直略切,入药,澄。 ”《汉书·食货志上》:“今殴民而归之农, 皆著于本, 使天下各食其力。”{唐}{韩愈}《秋怀》诗之九:“霜风侵梧桐, 衆叶著树乾。”{宋}{王安石}《山中》诗:“春晨花上露, 芳气著人衣。” {唐}{杜甫}《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诗:“野花随处发, 官柳著行新。”{宋}{苏轼}《病中闻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诗之一:“病中闻汝免来{商}, 旅雁何时更著行。”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插梨》:“若穭生及种而不栽者, 则著子迟。”{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 两鬓雪白趋埃尘。”{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词:“樽酒相逢成二老, 却忆去年风意。新著了, 几茎华髮。 ” {唐}{王建}《和蒋学士新授章服》:“看宣赐处惊回眼, 著谢恩时便称身。”{宋}{张耒}《秋蕊香》词:“别离滋味浓于酒, 著人瘦。”《镜花缘》第四十回:“姑娘那边这两年不时著人问信。” {唐}{白居易}《府酒五绝·自劝》:“十千一斗犹赊饮, 何况官供不著钱! ” 《礼记·明堂位》:“泰, {有虞氏}之尊也; 山罍, {夏后氏}之尊也; 著, {殷}尊也; 牺象, {周}尊也。”{孔颖达}疏:“著, {殷}尊也者, 无足而底著地, 故谓爲著也。” 犹得。表示客观上或情理上的需要,应该,能够等。{宋}{王安中}《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词:“凌波新恨儘难忘。分携也, 触事著思量。”{宋}{张炎}《绮罗香·席间代人赋情》词:“纔忘了﹑还著思量, 待去也﹑怎禁离别。” 用;拿。{唐}{白居易}《祭社宵》诗:“欲将閑送老, 须著病辞官。” 被。 {宋}{袁去华}《雨中花》词:“两鬓青青, 尽著{吴}霜偷换。” 向,朝。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宋}{袁去华}《安公子》词:“{庾信}愁如许, 爲谁都著眉端聚。”{宋}{陈亮}《最高楼·咏梅》词:“花不向{沉香亭}上看, 树不著{唐昌宫}裏观。” 表示处所。 《太平御览》卷九七七引{晋}{张华}《博物志》:“{伏波将军}{唐资}传{蜀}人煞姜法: 先洒扫, 别麄细爲三辈, 盛著笼中。”《百喻经·妇诈称死喻》:“我去之后, 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 语我夫言, 云我已死。”《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 悬著中梁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