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神经性尿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是指小儿白昼尿频尿急而无尿痛,夜间尿频消失,无尿床表现的病证。本病属中医儿科学“尿频”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与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膀胱-尿道调节功能失调有关,或与尿液酸性增高等有关。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为肾虚所致。肾阳虚弱,下元不固,或肾阴虚生内热,水不得宁而致。亦可与脾肺气虚有关。 〔西医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平素排尿正常。发病前无明显诱因,尿频仅发生在白天,精神紧张时加剧,夜间排尿次数少。早晨第1次排尿正常,量多,无尿急和尿痛。 2.分散小儿注意力后,尿频症状缓解。 二、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正常,尿培养阴性。 〔鉴别诊断〕 1.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示脓尿阳性,尿培养可找到病原菌。 2.尿崩症:除尿频外,尿量多,口渴多饮,尿比重低且固定。夜尿也多。 3.糖尿病: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尿糖及血糖检查,可明确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肾虚不固 小便频数,色白而清,或滴沥不尽,面色少华,神疲纳呆,甚则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二、阴虚内热 低热,尿频,尿赤,夜热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疗〕 一、中医分型治疗 1.肾虚不固 治法:温肾壮阳,固摄小便。 方药:缩泉丸加味。 益智仁 乌药 山药 茯苓 芡实 莲子 菟丝子 加减:畏寒肢冷加附子、肉苁蓉;肢倦乏力加黄芪、党参。 2.阴虚内热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知柏地黄丸。 知母 黄柏 山茱萸 丹皮 泽泻 茯苓 熟地 山药 加减:少寐烦躁加石决明、夏枯草;大便干结加柏子仁、麻仁。 二、西药治疗 1.消炎痛,有较好的疗效,每次0.5~1mg/kg,每日3次,3天为1疗程。 2.654-2,每次0.2~0.3mg/kg,每日3次,加用小剂量安定,每次0.1~0.15mg/kg,每日3次。还可辅以谷维素、维生素B1、B6等。 三、中成药 1.缩泉丸:每次3~6g,每日2~3次服。 2.知柏地黄丸:1/2~1丸,每日2次,口服。 3.七味郁气丸:每次3~6g,每日3次,适用于肾阴不足者。 4.金匮肾气丸:每次1/2丸,日服2次,应用于肾阳不足者。 四、单方验方 桑螵蛸15g,益智仁15g,金樱子15g,水煎服。 五、食疗 狗肉250g,炖黑豆100g,肉汤,分数次服。 六、针灸疗法 1.体针: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关元等,用补法,另灸百会,或加关元,针后灸。 2.耳针:取神门、肾、膀胱、尿道。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