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状粘痈
本病系由粘虫引起的一种肤肌脓疡,亦叫“粘性独痈”。起因主要由于粘疫病余毒之作邪,恶血与黄水激增,骤集于肌肉与脂肪,并为巴达干所包卷凝结而成。接触不洁之物,汗后受寒凉侵袭,食物不消,受震击所伤等,均为诱发本病之因素。临床表现为痈发无一定部位,形状如鸡蛋,多发生于颈部,局部发红,发热,刺痛剧裂,触之尤甚。随肿疡之发展,其肤色变紫发亮,继而成熟化脓形成脓疡。此时,出现全身不适,恶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脉及小便均现热象。脓疡破溃流脓后疼痛减轻,很快痊愈。
治疗宜以杀粘、清热、燥黄水为主。药物投以五鹏散加小量黑云香内服。同时取酸模、狼毒、草乌等分煎于牛乳内,浓缩成膏状,敷于患部。如出现凹凸不平之疹块,则说明痈毒外排,要痊愈之兆。如用上法不效者,可用十三味峻泻剂泻之。饮食起居及善后调理,可参照粘热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