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工美籍华裔学者。哈佛大学博士,哈佛燕京社研究员。曾在斯坦福大学任教,现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为该校中国文学教授。亦为台湾月刊《中外文学》的编辑顾问。 研究范围包括中国历史和文学,撰有中英文著作、论文多种六十年代末,研究兴趣转向中国古典诗歌,与梅祖麟合作,先后写出《杜甫的<;秋兴>;——语言学批评的实践》(1968)、《唐诗的句法、用字与意象》(1971)和《唐诗的语意、隐喻与典故》(1978)三篇文章。它们是运用语言学理论、结构主义方法全面分析唐代诗歌因素的范例,引起了学术界高度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