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丹霞山
丹霞山位于韶关市东北54公里处,距仁化县城9公里,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丹霞山海拔408米,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砍,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钙质、氢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矾红色,是砂岩地形的代表,地质学称为“丹霞地形”。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总面积280平方公里,据地质学家研究,与全国500多处同类地貌相比,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无论春夏秋冬、日出夕照、由红色沙砾岩构成的山岩都呈现一派“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壮观景象, 因而得名丹霞山。
隋唐时期丹霞山就已是岭南风景胜地,现存有40多处石窟寺遗迹以及被称为岭南十大丛林之一的别传寺。最早有关女娲造人补天神话,传说现在的坤元山就是她憩卧留下的化身,山下的河流有五彩石色彩绚烂,汉代时就被称为锦江,五彩石就是女娲补天散落的石子,山内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柱、石桥680多座,山石林立、拟人拟物,惟妙惟肖、形象万千,宛如一座巨型江石雕塑公园、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新开发的阴元山、阳元山景点堪称天下奇观。
丹霞山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现已开发长老峰、锦江长廊、翔龙湖、阳元山四大游览区,景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长老峰上建有一座两层的“御风亭”,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可容200多人。在亭上可看到周围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玉女拦江、云海等胜景。海螺峰顶有“螺顶浮屠”,附近有许多相思树。下有海螺岩、大明岩、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悬岩等岩洞。宝珠峰有虹桥拥翠、舵石朝曦、龙王泉等景点。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岩石像合掌一般。下层景区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在洞中,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景。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随四季的更换而变换颜色。下层景区要钻隧道、穿石隙,较为刺激。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