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人民法院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作出裁判时对程序法和实体法的适用。程序法方面,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和裁判必须依据行政诉讼法律规范。除《行政诉讼法》外,还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参照《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组织、送达、开庭审理、委托执行等规定;依据其他法律、法规关于行政诉讼的规定。实体法方面,法院审查和裁判具体行政行为必须依据为数众多的关于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参照规章,必要时也可参照行政规范性文件。在适用行政法(含实体法和程序法)时,应明确行政法律、法规条款中常使用“等”、“其他事项”,这是例示或概括的规定。“等”,是指省略的同类同性质的事项或行为;“其他事项”,是指难以列尽的同类同性质的事项或行为。凡是关于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条款中使用了的,则应适用于该条款虽未明确列出但与该条款已明列的事项或行为属于同类同性质的事项或行为。此外,《行政诉讼法》虽未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查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可直接适用宪法条款,但这并不意味着法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离开宪法。有的具体行政行为按《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但它并没有法律、法规的依据,也无规章的依据,而是有宪法的条款为依据,如计划生育问题等。对此种具体行政行为,并不排除直接依据宪法条款进行审查。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将法律、法规(或参照规章的规定)具体运用于各种行政案件,从而对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活动。其特点在于: 1.适用主体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政机关。2.是第二次法律适用。行政机关在行政程序中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适用过有关法律,故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也可称为审查适用。3.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具有最终的法律效力。4.法律适用只解决合法性问题。5.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并可参照规章。(1)法律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52条规定,法律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依据。依据法律,是法律适用的前提和基本要求。对每一案件,法院必须首先依据法律的规定作出定性和处理,而不能拒绝适用。其中,宪法是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的最高和最终标准。(2)行政法规的适用。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其法律地位仅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法规也是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作合法性审查时的依据。(3)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是由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理应作为审查相应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4)规章的参照适用。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但因其与法律、法规有冲突,故对其只能参照适用。(5)一般规范性文件的适用。人民法院在适用一般规范性文件时,应该有较对待规章更多的取舍权力。在一般规范性文件发生冲突时,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决定是否适用,而不必送有关机关予以裁决。在人民法院决定适用时,不能在法律文书中写出所根据的一般规范性文件。此外,国务院对法律所作的行政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司法解释也是人民法院司法审查的依据。

☚ 行政诉讼的判决   行政诉讼的裁定 ☛
000033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6: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