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行政诉讼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进行行政诉讼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指行政诉讼法典以及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行政诉讼的一切规定,也包括有关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等;狭义上仅指行政诉讼法典。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我国的行政诉讼程序法典,共11章75条。它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的规则。 ☚ 劳动法 行政法规 ☛ 行政诉讼法调整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解决行政争议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世界各国处理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各不相同。审理程序的规定和行政诉讼法的制定及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英美法系国家一般没有独立的行政诉讼法,司法审查适用普通法程序。但为了适应处理行政争议的特殊需要,1958年英国制定了《行政法院和调查法》,美国也在1946年的《行政程序法》中作了有关规定。许多大陆法系国家有独立的行政诉讼法,如德国、日本等。但法国没有制定法,而适用判例法。我国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从1982年4月至1989年4月适用《民事诉讼法(试行)》。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共11章75条。它规定了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的原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审判组织、审级、审理方式,以及审理行政案件的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侵权赔偿责任和涉外行政诉讼等。《行政诉讼法》的制定、通过和颁布实施,开创了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新篇章。除《行政诉讼法》外,对行政诉讼程序作出规定的还有许多单行的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台湾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共34条,未分章节,1975年12月12日总统令修正公布全文,同日施行。此法最早于1932年11月17 日由国民政府公布,1933年6月23 日 施行,共27条,后经1935年、1936年、1942年、1959年四次修订。国民党政府的这部行政诉讼法与北洋政府的行政诉讼法是一脉相承的。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行政诉讼法是1914年北洋政府参政院制定的5章、共35条的行政诉讼法。1932年国民党政府制定的行政诉讼法,是在北洋政府行政诉讼法的基础上制定的。台湾现行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了行政诉讼的要件、主管机关、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范围、行政诉讼当事人、起诉期间、审理程序、再审之诉的提起、判决的执行和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等内容。 行政诉讼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进行行政诉讼的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调整人民法院在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行政案件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行政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专指行政诉讼法典,也就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关于行政诉讼的专门性法典,在中国即指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广义的行政诉讼法也称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它是行政诉讼法典,以及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中有关行政诉讼的原则、制度和程序的规定和行政诉讼程序的司法解释等的总称。实质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早于形式意义上的行政诉讼法而产生。 行政诉讼法国家制定的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的法律。包括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等。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程序的法律。它是由国家制定的调整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参加诉讼的人在行政诉讼过程中的全部活动和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相对实体法而言,是行政法的程序法,是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度和程序,也是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的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指有关行政诉讼的全部法规,狭义则指行政诉讼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是狭义的行政诉讼法。该法于1989年4月4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共11章75条。《行政诉讼法》是我国的基本法之一。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逐步健全和完善,其颂布与实施,对于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施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 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范围、种类、方式、程序等的法律规范。行政诉讼法属于行政程序法,与之相对应的是行政实体法,包括行政组织法和行政行为法。行政法规的实施是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的综合运用。行政诉讼法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法就是为了保证法院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所制定的规范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包括总则、受案范围、管辖、诉讼参加人、证据、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侵权赔偿责任、涉外行政诉讼、附则等11章75条,它已于1989年4月4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并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 行政组织法 行政仲裁 ☛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即规定人民法院、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以及法律监督机关进行行政诉讼活动,及其在诉讼活动中相互关系的一整套法律规范。换言之,行政诉讼法是规定行政诉讼活动的全部法律规范的总称。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行政诉讼法,即行政诉讼法典,仅指我国1989年4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该法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广义的行政诉讼法则涉及宪法、国家司法机关组织法、民事诉讼法、各种行政法规等法律及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释以及我国缔结、参加或认可的国际条约中适用于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最基本、最主要的是《行政诉讼法》。该法是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基本法,是进行诉讼活动的保证,是保障人民法院行使行政审判权,正确、及时审理行政案件的准则,也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规则。行政诉讼法是整个法律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与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构成我国三大诉讼制度,密切相关,对于《行政诉讼法》未规定的,仍适用《民事诉讼法》 的一般规定。 ☚ 行政诉讼的裁定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 行政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调整人民法院和诉讼参加人在行政诉讼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 不适用调解原则 行政法 ☛ 行政诉讼法xing zheng su song faadministrative procedural law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