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 达dá❶通达。《商颂·长发》二章:“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毛《传》:“玄王,契也。桓,大;拨,治。”郑《笺》:“承黑帝而立子,故谓契为玄王。玄王广大其政治,始尧封于商为小国,舜之末年乃益其土地为大国,皆能达其教令。”朱熹《集传》:“达,通也。受小国大国无所不达,言其无所不宜也。” ❷幼苗出土。《周颂·载芟》一章:“驿驿其达,有厌其杰。”毛《传》:“达,射也。有厌其杰,言杰苗厌然特美也。”郑《笺》:“达,出地也。杰,先长者。”朱熹《集传》:“驿驿,苗生貌。达,出土也。厌,受气足也。” ❸初生顺利。《大雅·生民》二章:“诞弥厥月,先生如达。”毛《传》:“诞,大;弥,终;达,生也。姜嫄之子先生者也。”黄焯《诗疏平议》:“先生犹言初生。达,《说文》训 ‘行不相值’,不相值犹云不相抵触,盖即滑利之义。凡生子初生较难,此言姜嫄初生后稷之易。”一说,达,tà,初生的小羊。达,通“羍”。《说文》: “羍,小羊也。”郑《笺》:“达,羊子也。大矣,后稷之在其母,终人道十月而生,生如达之生,言易也。”朱熹《集传》:“诞,发语辞。弥,终也。终十月之期也。先生,首生也。达,小羊也。羊子易生,无留难也。” ☚ 存 迈 ☛ 达读音t·a(ˋ),为a韵目,属a—ia—ua韵部。他达切,入,曷韵。 ❶[挑达]往来貌;后亦用作轻薄放纵的意思。 ❷小羊。《诗·大雅》注:“达,羊子也。” 上一条: 蹋 下一条: 達
达读音d·a(ˊ),为a韵目,属a—ia—ua韵部。唐割切,入,曷韵。 ❶通过;通达。 ❷达到;到达。 ❸懂得透彻。 ❹表达。 ❺姓。 上一条: 咑 下一条: 逹
达读音t·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他计切,去,霁韵。 ❶滑;特指足滑。 ❷迭。 上一条: 㯩 下一条: 適 达儿搭dǎr❶作指示代词。常用在:“这、那、 ”之后。表示处所、方位等。例:你到这~来,别到那~去。 ❍ 人在 ~耨着。 ❍ 他到村东 ~儿去了。 ❷作疑问词。常用在:“哪、阿”之后。例: ❍ 东西搁在哪~? ❍ 你身上阿~咬稔? 柯仲平《从延安到北京·民众剧团歌》:“你从哪达来?”
达沓;dǎtǎ同“ ”。 ❶逃。例:人早已 ~跑了。 ❍ 人跑到阿~去了,弄不清。 ❷行不相遇。例:俩人打了个错~子,没碰见上他! ❍ 寻~了一整,也没寻~上他! 《集韵》:“ ,《博雅》:‘逃也。’一曰行不相遇。或作达。”
达剔tǐ❶ 滑。例:这人猾~奸诈,不可交! ❍ 他滑得利~,跟泥鳅一样。 ❍ 路滑~不好走! ❷迭。达同迭,都音“dá”,下脱字。用时互为用,音不同。例:他的水平迭达(dá tǐ 或dié tǐ)不到,不能跟人比。 ❍ 活多,他达迭(tì dǎ)不开。 ❍ 这人脑子差~大,错~远,不够成。 《汉语大字典》:“达,滑。”《说文》:“达,或曰迭。”又“迭,达。”段注:“下脱‘字’字。一曰此达字之异体也。盖达迭二字,互相为用。” 达ta24作状语,相当 “从”: ~早走了。~固原去兰州了。 达〔da〕dand: 坐火车直~北京。jongt hot ched jiddanx dand bex gind. 达斡尔族 〔da wo er zu〕dalhub ers cul. 达ㄉㄚˊdá二1780①名父亲。⑴北京官话。河北承德。⑵冀鲁官话。河北沧州。⑶胶辽官话。山东荣成〖ta42〗。⑷中原官话。河南郑州〖 〗、临汝〖 〗、三门峡〖 〗、灵宝〖 〗、商丘、长垣、宜阳、栾川。山东济宁〖 〗。1927年《济宁县志》:「济宁称父曰大,亦有称~者。疑即爹字转音。」山东枣庄〖ta55〗。《聊斋俚曲集・墙头记》第一回:「他有~妈人两个,我有俺~一个人。」陕西永寿。清光绪戊子年《永寿县志》:「土人称父谓~。」陕西西安〖ta24〗、商县张家塬〖ta35〗。安徽阜阳〖 〗。江苏徐州〖ta213〗。你找俺~,俺~不在家。甘肃天水〖 〗。山西曲沃〖ta35〗。⑸晋语。河南济源〖ta31〗、获嘉〖 〗、辉县、修武、焦作。河北张家口、张北、宣化。明陈士元《俚言解》卷一:「河北人称父为大,又讹为~。」陕西安塞。⑹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ta52〗。甘肃兰州〖ta51〗。⑺徽语。安徽歙县〖 〗。②名叔叔;叔父。⑴东北官话。黑龙江佳木斯〖 〗。⑵北京官话。河北承德。⑶中原官话。河南灵宝〖 〗、沈丘〖ta42〗、洛阳、孟津、临汝、嵩县、洛宁、栾川。陕西西安〖ta24〗。⑷晋语。河北张家口。河南武陟。③名岳父(面称)。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ta52〗。④名媳妇称呼丈夫的父亲。中原官话。陕西西安。⑤动没有相遇,误了时间。赣语。江西西北:~了车没有赶上车。《说文》:「~,行不相遇也。」余心乐《赣西北方言词考释》:「按今谓不相遇为~,又谓失时为~。」⑥动使容器口儿朝下,让里面的液体慢慢流出。闽语。福建厦门〖tat4(tߵat4)〗。将瓶底的油~一下。⑦动(草类植物的)生长。古方言。清钱绎《方言笺疏》:「《诗・周颂・载芟篇》;驿驿其~。毛传云:~,生也。郑笺云:~,出地也。正义曰:苗生~也,则射而出,是~为芒也。」⑧量趟。吴语。浙江象山。清乾隆二四年《象山县志》:「今言往来更迭曰来一~,去一~。」上海嘉定。1930年《嘉定县续志》:「~,俗谓一~,犹言一遭也。」   达da❶通。同义合成词:“通达”。成语:“四通八达”。《荀子·君道》:“公道~而私门塞矣。”(塞:不通。与前面的“达”为反义对文。)《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若:就像。然:燃。) ❷得志,显贵。《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则兼善天下。”(穷:不得志。)王充《论衡·祸虚》:“古人君臣困穷,后得通~。”(“困穷”和“通达”都是同义词连用。) ❸通晓。《后汉书·循吏传》:“初,光武长于民间,颇~情伪。”(光武:刘秀。情伪:真伪)。《左传·襄公十四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诸戎,西部各少数民族。) ❹到达《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乎四境。”《荀子·修身》:“虽~四方,人莫不贱。”(莫不贱:没有不轻视的。贱,以……为贱,其后省略了“之”。) 达達dá❶通;到达 △ 四通八~|直~重庆。 ❷达到 △ 报名人数~数千|不~目的心不甘。 ❸通晓;明白 △ 通情~理。 ❹心胸开阔;开朗 △ ~观|豁~。 ❺表达 △ 传~|抒情~意。 ❻地位高,有名望 △ ~官贵人|社会贤~。 ❼姓。 达dá
达達❶通;到:直~︱到~︱抵~︱通宵~旦︱四通八~。 ❷实现:~成。 ❸对事理认识得透彻:~观︱明~︱通~︱畅~︱洞~︱豁~︱旷~︱放~︱练~︱豁~大度︱通权~变︱通情~理。 ❹告知;表明:表~︱传~︱转~︱词不~意。 ❺显贵:~官︱先~︱显~︱贤~︱~官显贵。 ○哈(ha)~(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民交往礼节上使用的一种丝巾。赠送哈达,是表示敬意和祝贺)︱~斡(wo)尔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达dá❶ 通:四通八达∣直达香港。 ❷ 抵达,达到:已达目的∣欲速则不达。 ❸ 对事物认识透彻,通晓事理:通情达理∣通权达变。 ❹ 表达:词不达意。 ❺ 告知:传达∣转达。 ❻ 显赫:达官显宦。 ❼ 姓。 达dá❶达到;到达。《尚书·禹贡》:“浮于济漯,达于河。”孔传:“顺流曰浮;因水入水曰达。”《七谏·怨世》:“处湣湣之浊世兮,今安所达乎吾志。”王逸注:“言己居浊溷之世,无有达我清白之志也。”《九辩》:“信未达乎从容。” ❷ 畅通。《惜诵》:“情沈抑而不达兮,又蔽而莫之白。”王逸注:“言己怀忠贞之情,沈没胸臆,不得白达,左右壅蔽,无肯白达己心也。”洪兴祖补注:“情沈抑而不达,人君不知其用心也。”金开诚校注:“达,通畅。不达,指不能上达於君。”《哀时命》:“然隐悯而不达兮。” ❸通“㒓”。 逃脱。 《天问》:“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王夫之通释:“拘,囚禁也。达,逸出兴师也。”金开诚校注:“达,逃脱。”陈子展直解:“而能够在拘禁中顺利脱身。” 达da达标 达成 达旦 达到 达德1 达官 达观 达名 达权达人 达生 达士 达意 达因 达尊 谙达 表达 畅达 传达 到达 抵达 洞达 发达 放达 哈达 豁达 旷达 雷达 练达 溜达马达 明达 上达 腾达 通达 闻达 下达 先达 贤达 显达 直达 转达 达地知根 达官贵人 达官要人 达赖喇嘛 达权知变 达人知命2 达士通人 达斡尔族 词不达意 通情达理 通权达变 通宵达旦 知情达理 知书达理 飞黄腾达 四通八达 欲速则不达 达da❶通;到达(用于书面语,下同):四通八~|这条铁路,从北京直~广州。 ❷到;达到:通宵~旦|长~五百公里|他连续工作~七十二小时之久|不~目的誓不罢休。 达dá❶表达:“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五·121)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意尽为止。(七八·1956) ❷报告:在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四·89) ❸懂得:此时贾兰极幼,未~诸事,只不过随母依叔行礼,故无别传。(十七—十八·397) 古代名物 > 獸畜類 > 畜部 > 羊科 > 達 達 dá 亦作“羍”。初生之羊。《詩·大雅·生民》:“誕彌厥月,先生如達。”鄭玄箋:“達,羊子也。”孔穎達疏:“以羊子初生之易,故以比后稷生之易也。”馬瑞辰通釋:“《說文》‘羍,小羊也。讀若達。’《箋》 蓋以達爲羍之叚借,故曰羊子。”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卷十三:“達,叚借爲大……又爲羍。” 出发、登程、动身、发、发轫、就道、启程、起程、起身、起行、上路、首途;达、到、到达、抵、抵达、至○出发chū fā(动)离开原来所在的地方到别的地方去:~地|准备~|火车从北京~| 队伍一早就~了。 ○登程dēng chéng(动)起程:准备近日~|打点好行装,~北上。 ○动身dòng shēn(动)启程;出发:~的时间|~的日期|明天一早就~。 ○发fā(动)〈书〉出发;启程:朝~夕至|朝~白帝,暮到江陵。 ○发轫fā rèn(动)〈书〉启车使行,比喻上路、起程:朝~,夕已至|朝~于苍梧,夕至县圃。 *(动)比喻事物的开端:~伊始|~之作。 ○就道jiù dào(动)〈书〉上路:束装~|匆匆~,不及辞行。 ○启程qǐ chéng(动)起程;上路:~赴京|准备~|定于明天~|你什么时候~? ○起程qǐ chéng(动)行程开始:~日期|~前往天津|不日就要~。 ○起身qǐ shēn(动)动身:明天~去北京|等到~前再准备吧。 ○起行qǐ xíng(动)起程:三军拔寨~|用完早膳就~|~时间由你定。 ○上路shàng lù(动)〈口〉走上路程;动身:~前吃点东西|一~就走得很急。 ○首途shǒu tú(动)〈书〉上路:翌日~|~来渝,一图良晤。 ●达dá(动)〈书〉到:直~列车|客机已~巴黎|上午8时~延安。 ●到dào(动)〈口〉到达:昨天出发,今天~|月末~家|有些事儿~学校再说。 ●到达dào dá(动)到了(某一地点等):火车晚上九点钟~|他们后天才能~|好容易~目的地。 ●抵dǐ(动)〈书〉到:明日~沪|准时~京|平安~家。 ●抵达dǐ dá(动)到达:考察船~南极|客人坐班机~首都。 ●至zhì(动)〈书〉到:飞~广州 |此事~京再议|上海~昆明特快列车。
达;穷○达dá(形)显贵;显达:贤~|~官贵人|~官显宦。 ●穷qióng(形)不得志:~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道行于天下,谓之达;道不行于天下,谓之~|~达有命,富贵在天。 阔←→穷kuò ← → qióng阔:阔绰;阔气;有钱。 穷:没有钱。 【例】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 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 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 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鲁迅:《呐喊·故乡》)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鲁迅: 《呐喊·孔乙己》) 达dá〖动词〗 一、通,畅通(2)。《驹支不屈于晋》:言语不达。——言语不通。《司马季主论卜》:闷极则达。——气闷得太厉害就会畅通。 二、明白,通晓(4)。《文帝议佐百姓诏》:未达其咎。——不明白毛病之所在。《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子厚年轻时就精明敏捷,没有什么不明白通晓。《驳复仇议》: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这一定是通晓事理、懂得道义的人。 三、表达,表明(4)。《滑稽列传》:《诗》以达意。——《诗经》用来表达情意。《太史公自序》:以达王事而已矣。——用来表明王道罢了。《徐文长传》:一一皆达之于诗。——一一都在诗篇中表达出来。 四、到达(5)。《亲政篇》:盖上之情达于下。——上面的意思能够到达下面。《亲政篇》:下之情达于上。——下面的意思能够到达上面。《尊经阁记》:达四海。——到达四海。 五、显贵,显达,显赫(5)。《诸葛亮前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不求在诸侯间闻名显达。《陈情表》:本图宦达,不矜名节。——本来只希望官职显赫,并不顾惜名誉和节操。《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我听到世人传说诗人很少显贵而较多困窘。 达達dá❶ 通,畅通。《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然”:同“燃”。)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气。” ❷ 至,到达。《孔雀东南飞》:“举头相向鸣,夜夜~五更。” ❸ 通晓,明白。《明史·海瑞传》:“都给事中舒化论瑞迂滞不~政体。”刘开《问说》:“学有未~,强以为知。” ❹ 显贵,显达。《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则兼善天下。”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于诸侯。” 达 达到达。岑仲勉《与陈垣》:“前呈拙稿暨附璧书款,想~。” ☚ 四、发信后悬念 计达 ☛ 达*達daB4EF ❶通;到:抵~/四通八~/通宵~旦/这趟火车从北京直~广州。 ❷达到;实现:~标/目标已~/~成协议。 ❸通晓;明白:~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豁~(胸怀开阔)/旷~/通情~理/通权~变(适应客观情况采取变通办法)。 ❹告知;表达:传~/转~/上传下~/词不~意。 ❺显贵:~官贵人/~则兼善天下。 ❻姓。 相通 相通通(连通) 达 洪同 相经 事情相通:同条共贯 与四面相通:四达 连接相通:贯(贯串;贯通;贯穿;贯达;贯穴;贯轶;贯统;连贯;联贯;横~) 穿(~通;~透;穿连) 关(关穿;关通) 通连 连通 交通 疏通 逾延 控引 贯通南北:纵贯 通南彻北 贯通上下:彻上彻下 会合贯通:洞同 纵横贯通:交通(~阡陌) 间杂,贯串:参贯 通到骨头:彻骨 (事物之间彼此连贯沟通:相通)
另见:阻塞 阻隔 开通 ☚ 相通 通畅 ☛
表达 表达发(发表;发抒) 抒(抒发) 达(道达;导达) 鸣 摅 申(申致) 表达和描写:抒写 自己表达:自致 用文字表达:书面 借杯酒而表达:申酌 从侧面用其他方式曲折表达:旁敲(旁敲侧击) 表达能力很强:曲尽其妙 曲尽其巧 曲极其妙 (表示思想感情:表达)
另见:表示 表白 表明 示意 发表 抒发 传达 ☚ 表达 用言语表达 ☛
通晓 通晓通(通彻;通知;通达;明通;无师自~) 达(达通:了达) 洞(洞谙;洞识;洞明;该洞) 会(~书法) 习 豁了 究竟 深见该悉 该明 关解 闲解 辩识 明晓 晓熟 晓达 晓知 该晓 沟贯 博识 甄明 通晓法则:晓术 通晓礼仪:达礼 通晓道术:通方 通晓古代事物:博古 通过全面仔细的观察而通晓:洞见 理解通晓:解晓 明白通晓:明晓 熟悉通晓:谙晓 (透彻地了解:通晓)
另见:透彻 了解2 理解 熟悉 明达1 博学 ☚ 通晓 通晓事理 ☛
达到 达到到(到达) 至(至于;至乎;~到;企至) 达(进达) 臻 几 底(终~于成) 顶 登 践 跞逮(逮至;逮及) 萃 蔇 稽 涉 放 造 由 于 之 氐 徂 彻 戾 及(及至;迨及) 极 集 詹 能达到:克臻 距离近,达得到:望其项背 望其肩背 望其肩项 达到规定的标准:及格 极格 够格 过关 达到目的:上遂 得逞 得手着手 逞志实现 借助外物以达到某种目的:利用 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捷足先登 捷足先占 捷足先得 疾走先得 疾足先得 疾足先登 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勤奋做事,同样能达到目的:驽马十驾 驽马十舍 达到限额:满(~员;~座) 达到某种职位:致位 升登,达到:跻 阶 出乎意料地达到:竟至 几乎达到:几几 几及 几乎 逐渐达到:驯至 驯致 一次就达到预定的目标:一步到位 一次到位 一下子就到位:一蹴而至 一蹴而造 一蹴即至 远远达到:遐被 远达 远暨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无所不及 穷天穷地 哪里能达到这种地步呢:曷可臻此 (到了某一阶段:达到)
另见:目的 目标 程度 境界 水平位置 达不到 ☚ 达到 达到某种程度 ☛
显贵 显贵达(贵达;崇达) 高明 高贵 隆贵 隆赫 华贵 华显 隆丰 拖玉 衣锦 缨绅 簪缨 簪裾 簪绂 簪轩 权右 鸣珂锵玉 朱轮华毂 纡青佩紫 怀银纡紫 王公显贵:黼衣方领 势位显贵:豹变 地位﹑权势极其显贵:豪贵 富裕豪贵:丰豪 通达显贵:通贵 有名望而显贵:名贵 显贵而受宠信:贵宠 正当显贵:鼎贵 久已显贵:宿贵 获取显贵:靳贵 越分而显贵:僭贵 骄横显贵:骄贵 腾达显贵:发贵 突然显贵:暴贵 骤贵 身居最高官位,十分显贵:贵极人臣 极其富有和显贵:极富极贵 丈夫和儿子都做官而显贵荣耀:夫荣子贵 母亲因儿子显贵而显贵:母以子贵 (名声显赫,地位尊贵:显贵) ☚ 尊贵 荣显 ☛
普遍 普遍普(普泛;普通;普博;周普;还普) 遍(遍周;周遍) 广(~为;~被) 达(发达) 众 咸 皆(孔皆) 偕 宣 竟 历(~告;~览) 均 蟠(~满九州) 溥(溥遍) 洽(洽通;洽浃;周洽) 漫 泛 诩 全面 滔滔 该辩 周浃 普遍、全面:周 涉及的方面多:旁(~征博引) 泛(~指;广泛) 广泛地:纵(~观) 普遍,广泛:普广 溥汜 丰富广泛:赡宏 普遍达到:周(周遍;周溥) 备 浃(浃洽) 蟠(蟠极;蟠满) 光被(~四表) 遍及 遍达 遍满 翔洽溥洽 洽普 普洽 宏溥 满,遍及:泼 普及,遍及:普浃 广布,普及:流普 遍及天地间:际地蟠天 遍及各地:连州跨郡 连州比县 无所不至,四处遍及:极天极地 极天际地 极天蟠地 穷天际地 蟠天极地 蟠天际地 蟠地极天 际地蟠天 均匀周遍:均遍 (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普遍)
另见:广大 共同 存在 ☚ 普遍、规模 规模 ☛ 达dá;tà(一) 唐割切,入曷。 ❶通畅。《荀子·君道》:“公道~而私门塞矣。” ❷到达。《书·禹贡》:“浮于汶,~于济。” ❸通晓,明白。《抱朴子·用刑》:“~治乱之要者,遏将来之患。” ❹表达;传达。《史记·滑稽传》:“书以道事,诗以~意。” ❺明达,豁达。《论语·雍也》:“由也果,……赐也~。” ❻得志,显贵。《孟子·尽心》:“穷则独善其身,~则兼善天下。” (二) 他达切,入曷。详“佻达”。 达中国古代道德范畴。儒家从人的社会活动方面来解释达,认为它是人在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时所能达到的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孔子认为,达与闻是相区别的。《论语·颜渊》载:“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孔子认为,为人正直,善于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就是达士。孟子认为,有德慧者,动心忍性,才能显达。他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孟子·尽心上》)明儒方孝孺以心志释达,他说:“夫困折屈郁之谓穷,遂志适意之谓达。”(《题黄东谷诗后》)他进一步区别了穷与达的差异,指出:“人之穷达,在心志之屈伸,不在贵贱贫富。富贵而于道无所闻,于业无所传,谓之穷可也,非达也。贱贫而沛然有以自乐,生有以淑乎人,没有以传诸后,谓之达可也,非穷也。”(《逊志斋集·书夷山稿序后》)道家从人的个体活动方面解释达,《庄子·达生》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郭象注:“生之所无以为者,分外物也。”(《庄子注》)秦汉道家以明生死之分释达,《吕氏春秋·知分》说:“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乎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 达 达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苏洵《谥法》曰: “质直好善曰达,疏中通理曰达。”郑樵《通志·谥略》把“达”列为上谥。 ☚ 信 理 ☛ 达dá❶通,到。如:四通八达,到达。 ❷透彻认识事理。如:通达事理。 ❸表达。如:转达,传达。 ❹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如:显达。 达(達)dáⅠ ❶ (通) extend:公路四通八 ~。 Highways radiate in all directions. 这是开往北京的直 ~ 火车。 This is a through train to Beijing. ❷ (达到) reach;attain;amount to:不 ~ 目的,决不罢休 refuse to give up before the aim is achieved; 欲速则不 ~。 The more you hurry,the less progress you are likely to make.;More haste,less speed. 据估计损失 ~ 3万元以上。 The loss is estimated to reach upwards of 30,000 yuan . 这家钢铁厂的年产量 ~ 50万吨。 The annual output of the steel plant amounts to 500,000 tons. ❸ (懂得透彻,通达) understand thoroughly:通权 ~ 变 able to adapt oneslf to circumstances; 通情 ~ 理 be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able;be sensible ❹ (表达) express;communicate:传 ~ 命令 transmit an order; 词不 ~ 意。 The words fail to convey the idea. Ⅱ (显达) eminent;distinguished:~ 官 ranking official Ⅲ (姓氏) a surname:~ 云 Da Yun ◆达标 reach the standard;up to the standard; 达卜 a small drum similar to the tambourine,used by the Uigur nationality; 达成 reach (agreement);conclude; 达旦 until dawn; 达到 achieve;attain;reach; 达尔文 Darwin (Charles Robert,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观 take things philosophically;philosophical;having broad perspective;optimistic; 达官贵人 high officials and noble lords;VIPs;highly-placed or high-ranking government officials;prominent officials and eminent personages;magnates; 达赖喇嘛 Dalai Lama; 达姆弹 {军} dumdum (bullet); 达斡尔族 the Daur [Tahur] nationality (distributed over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Xinjiang Uigur Autonomous Region); 达意 express one's idea;convey one's ideas; 达因 {物} dyne 达dá❶达观知命|达材通人|达官贵人|达官显贵|达权通变|达权知变|达人知命
❷宏达大度|豁达大度|经达权变|廓达大度|通达谙练|通达古今
❸表情达意|秉烛达旦|词不达意|诗无达诂|守经达权|通材达识|通情达理|通权达变|通时达变|通文达理|通宵达旦|推微达著|言不达意|知情达理|知书达礼|知文达礼
❹博物通达|不求闻达|飞黄腾达|老成练达|老练通达|人情练达|四冲八达|四会五达|四通八达|下情上达|兴旺发达 达達dá(6画)
  【提示】辶,3画,旧字形4画,多一点; 第二笔宋体是横折,楷体是横折折撇。大和辶的末笔原本都是捺,为避重捺,大末笔的捺改点。 *达(達)dá6画 辶部 (1) 通: 通~|畅~|四通八~。 (2) 到;实现: ~到|抵~|目的已~|欲速则不~。 (3) 对事理的认识透彻: 明~|不~时宜|知书~理。 (4) 得志;显贵: 显~|~官贵人。 (5) (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 表~|词不~意。 达達dá甲骨文本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彳,从大,大亦声。象人行逢路,可以通达。后加“止”以表走路。《说文》或体同。现作为规范简化字。西周金文从辶(辵chuò)从羊上有箭(矢)头,表示羊有路可走。小篆从辶(辵),羍(dá)声。“大”隶变作“土”,就成了“達”字。楷书继承此形,现以達为繁体字。见《总表》。本义为“通”,引申有到达义。如:四通八达|直达|抵达。再引申为对事理的通达,认识透彻。如:通权达变。组词如:达观。又引申为达到,实现。如:目的已达|达成协议。又引申为告知,表达。如:转达|传达|词不达意。旧时称人得到有权有势的地位。如:达官|显达。 达達★繁◎常★常◎次
dá形声,小篆1从辵,羍(tà)声,隶定为“達”。本义为畅通,引申为到达、明白、显贵、表达等。小篆2、汉代俗字写作“达”,音符改为大。《简化字表》参照俗字简化。 【辨析】 ❶以“达”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韵母为ɑ,但声调和声母不同。dá:鞑∣dā:哒∣tà:挞、闼。 ❷“达(達)”可作类推简化偏旁使用,如:挞(撻)、哒(噠)、闼(闥)。 ❸达/通 见411页“通”。达〈名〉(1)爹。民国《济宁县志》:“大,父也。济宁称父曰大,亦有称达者,疑即爹之转音。” 《醒》四八: 狄希陈说:“你~替俺那奴才餂腚!” 《聊·慈》二: 乜孩子不够一揸,不为他娘也为他~,那棍子怎忍落的下? <异>大。答。 《金》三十: 教你拿酒,你醉的拿冷酒与你爹吃?原来你家没大了,说着你,还丁(钉)嘴铁舌儿的! 《醒》七: 快把恁答拿到吊远子去,可恶多着哩!(恁答,你爹,这里指八哥)<方>今山东、山西、江苏徐州、陕西关中、甘肃天水、安徽芜湖和浙江镇海、定海话有此义。 (2) 女人对所钟爱男子的昵称。 《金》七四: 妇人见他那话还直竖一条棍相似,便道:“~,你将就饶了我罢,我来不得了。”(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