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劳动争议仲裁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在受理劳动争议当事人的申请后,依据劳动法律、法规,查明事实,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作出仲裁决定。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中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应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仲裁委员会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依法及时裁决。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为一次裁决制度。当事人如不服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可在收到仲裁决定书后,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的,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如不执行,另一方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劳动争议仲裁

费 劳动争议当事人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交纳的劳动争议仲裁所需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案件受理费是仲裁机关接受案件的手续费,由申请仲裁的一方当事人在收到仲裁委员会受理通知后5日内预交。逾期不交,按自动放弃申诉处理。申诉人是职工一方,如交纳有困难,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减、缓交或免交。受理费标准,根据1989年劳动部、财政部、国家物价局《关于劳动合同鉴证和劳动争议仲裁收费及其范围暂行办法》的规定交纳。案件处理费是仲裁过程中所需的鉴定、勘检、测试、旅差及证人的误工补贴等费用。申请仲裁方在收到受理通知后、被申请方在收到申诉书副本后5日内预交,结案后多退少补,按实际开支收取。劳动争议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案件如是经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分别承担。撤诉案件仲裁费由申诉人承担。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基于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申请,按照法定的仲裁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的行政仲裁。属于劳动行政管理机关的一种行政行为,具有行政和司法双重性质。主管劳动争议仲裁的机构是劳动行政管理机关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因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争议案件和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而发生的争议案件,以及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争议案件。劳动争议一般由争议发生地的仲裁机关管辖,如果发生争议的企业行政当事人与职工当事人不在同一地区,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机关管辖。根据《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规定,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从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或者从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不成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对开除、除名、辞退处分争议的仲裁,应自企业公布处分之日起15日内提出。仲裁机关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应予以初步审查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决定受理的争议案件,仲裁机关应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先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调解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的,由仲裁机关经协商评议作出仲裁决定,并制作仲裁决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对仲裁机关的仲裁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期满不起诉的,仲裁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

是由国家法律赋予仲裁权的第三方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和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对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做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的过程。在我国,它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将其所发生的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审理,判断是非,进行调解,直至做出裁决的全部活动。劳动争议仲裁包括调解和裁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时及时裁决。劳动争议仲裁具有下列特征: (1) 劳动争议仲裁主体应是国家法律赋予行使劳动争议仲裁权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它是与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者。(2)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独立行使劳动争议仲裁权。(3) 劳动争议仲裁具有自愿申请与强制仲裁相结合的性质。所谓自愿申请,是指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发生劳动争议后,如果不愿协商解决或协商解决不成,可以自愿申请将其所发生的劳动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所谓强制仲裁,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向法院起诉前必须先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 劳动争议事项的种类   劳动争议诉讼 ☛
000059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