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gastric ulcer系最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尚无定论:认为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亦有认为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而致;近年在溃疡病变处查到螺杆菌,故有人认为与螺杆菌感染有关。病理改变:溃疡易发生在胃小弯及幽门部;可单发亦可多发;溃疡浸润深浅不一,有的仅损坏粘膜层、有的损坏肌层、有的可穿破浆膜层;有的损坏血管伴有出血,有的伴有梗阻,有的可发生癌变。X线检查或胃镜检查可确诊。临床表现:周期性,规律性胃痛,每天多在饭前1个小时疼痛加重,夜间痛重,每年春秋季易复发;溢酸,可轻可重;呕吐、轻重不一;伴有血管破坏可发生呕血与黑便;伴有梗阻则出现严重呕吐。治疗:注意调节饮食;用解痉止痛药;服用甲氢咪呱等;用呋喃唑酮等杀菌药,伴大出血及梗阻可手术治疗。 胃溃疡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的慢性消化性溃疡而言。溃汤自粘膜向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侵犯,形成胃壁缺损,称为壁龛。溃疡多呈圆形或椭圆形;线形溃疡可为原发,或为其它形态的溃疡在愈合阶段时所形成。胃溃疡单发者占多数,多发生于胃小弯(特别是在角切迹处),发生于胃大弯者很少见。胃后壁溃疡较多,前壁少见。 X线检查能发现溃疡所在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及其附近胃壁的状况; 并可观察并发症和追查疗效。因而为诊断胃溃疡的重要步骤。常规X线检查必须包括透视和摄片两个方面。在胃充钡程度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体位以及适当加压,摄取质地优良的照片或连续摄片。这样足以显示胃的粘膜、轮廓、韧度、动态和病理解剖等各方面的情况。此外,还须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开展使用胃双重对比造影,使胃充盈恰当,粘膜皱襞显示清晰,可以发现浅小溃疡。 胃溃疡的主要X线征象 龛影能直接反映溃疡的存在,因此,发现龛影为诊断胃溃疡的主要直接依据。龛影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并有以下几个X线特征: Hampton线: 在切面X线片上,龛影与胃腔交界处可显示一宽约1~2mm的透明线状阴影,是由轻微突起并略向溃疡内倒卷的肥厚粘膜所形成,其出现率不到20%。 狭颈征和项圈征: 切面观,龛影与胃腔连接处的口径较为狭窄,呈颈状,称狭颈征。当此狭窄区密度较低而显示为一边界光整的小透明带时,则形如项圈,称为项圈征。此皆为肥厚的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所形成。 溃疡周围隆起: 溃疡周围胃壁各层组织因炎性肿胀而隆起,在切面X线片上,在龛影口部边缘显示一宽度一致,境界光整锐利的透明带阴影,在加压时尤为明显。因炎症组织与正常胃壁呈移行状态,故此透明带与正常胃壁之间无突然分界,龛影则位于此透明带的中央部分,故与溃疡型胃癌所形成的“半月征”不同。 周围粘膜皱襞纠集: 溃疡的纤维收缩,可使其周围的粘膜皱襞向溃疡呈放射状纠集,纠集的粘膜皱襞比较广泛而排列均匀,并直达龛影,这是慢性消化性溃疡的另一个重要直接征象。此种粘膜皱襞可因水肿而增粗,但仍保持其柔软的性质。当溃疡周围各层组织有较明显的水肿时,纠集的粘膜皱襞则在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较小的溃疡一般不引起粘膜皱襞纠集。 胃溃疡由于发生部位和病理结构的不同,有下述不同的X线表现: 胃小弯溃疡: 切面观,胃小弯溃疡所显示的龛影为一突出于胃腔以外的憩室状阴影,可为乳头状、半圆形、长方形或锥形(X片-88)。其边缘及口部光整,密度均匀,也可因肉芽组织增生,血块或坏死物质和食物的残渣使其边缘及底部变为不规则,密度不均匀。龛影上下方的胃壁平整柔软,附近的粘膜皱襞可与溃疡平行或纠集于其口部(X片-89)。正面观,龛影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较小的溃疡也可为半月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光整、轮廓锐利,其周围常因粘膜水肿或纤维增生而显示一日晕状透明区,外周的粘膜皱襞则呈放射状排列。 穿透性溃疡: 当溃疡穿孔又被周围炎性组织所包围,则成慢性穿透性溃疡。立位时,龛影内显示三层密度不等的阴影:底层为钡剂沉着,密度最高;上层为气体,密度最低;中层为液体,其密度介于二者之间 (X片-90,91)。卧位切面观,整个溃疡为钡剂充填而显示为底部较宽大的龛影,与胃连接部分则较狭小,甚至呈狭颈状,这是溃疡穿孔的重要标志。在狭颈部无钡剂充盈时,则见此圆形或半圆形的龛影与胃体分开。溃疡穿透浆膜后,可以侵入邻近脏器,如肝、脾、胰、横结肠系膜和小网膜等,称穿入性溃疡。其龛影多大而深,边缘光整; 在胃内的钡排空后,溃疡内仍可有钡剂存留。 胼胝性溃疡: 在病理上以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溃疡四周的粘膜下层和肌层也全被纤维组织所代替。龛影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上,深度较浅,周围有一透明带,可形似恶性溃疡。但胼胝性溃疡的口部完整,龛影不完全位于腔内,周围胃壁柔软,粘膜皱襞可以通过龛影四周的透明带或逐渐变细而消失于透明带之外方。 线形溃疡: 线形溃疡仅能在粘膜的检查中特别是胃双对比造影中发现,显示为长短粗细不一的线形龛影。在线形龛影的一部分,一端或两端可较增粗,常与胃的纵行粘膜皱襞呈垂直方向行走。在其周围有粘膜皱襞纠集时则呈蜈蚣样阴影。线行溃疡可引起胃小弯缩短,囊状或蜗牛样变形和胃角切迹附近小龛影的出现。 胃大弯溃疡: 因大弯轮廓不甚规则,小的溃疡不易查出。窦部大弯溃疡在胃收缩明显时较易显示。此种溃疡常位于一个充盈缺损样的区域内,后者乃因溃疡周围粘膜水肿或大弯粘膜运动而形成,不可误认为恶性溃疡。 胃底和贲门区溃疡:由于解剖部位的关系,直径在1cm以下的溃疡常不易显示,较大的溃疡应与癌瘤或憩室相鉴别。 幽门管溃疡: 溃疡多浅小,一般不深入肌层,多位于幽门管的小弯侧或后壁。切面观呈一突出的龛影,正面观则为一充钡的小圆点。有时,由于炎症和水肿或邻近肌层的痉挛收缩,可使幽门管伸长或弯曲成角和幽门偏位。因往往可引起邻近胃和十二指肠的变形,以致误认为胃幽门前区或十二指肠溃疡。 多发性溃疡: 胃多发性溃疡多位于窦部,当各个溃疡间距离较远,诊断并无困难,如溃疡间距离较近,则在胃窦小弯呈锯齿状改变,类似炎变,两个溃疡重叠在一起时,则易误认为恶性溃疡。 溃疡病的其它X线征象 胃小弯缩短: 溃疡引起纤维组织增生,使胃小弯缩短,胃角切迹变宽,幽门向脊柱之左侧移位,严重者可引起胃窦与胃体粘连而变形。 胃大弯痉挛切迹: 在胃小弯溃疡中,因环形肌收缩而在其对侧大弯发生痉挛性切迹。此种切迹并不持久固定,以立位为明显。但在胃癌、胃的其他病变或胃外病变也可引起此种切迹。如果溃疡愈合而切迹仍然存在,可能由于纤维化和瘢痕所致,称“沙钟胃”或“哑铃胃”。 幽门梗阻和狭窄: 幽门及其邻近的溃疡常使幽门管发生持久性痉挛。兼有炎性肿胀和瘢痕收缩时,即发生幽门狭窄梗阻。X线显示幽门管狭小,幽门前区大弯侧扩张,在服钡后6小时,胃内仍有20%以上的钡潴留。 胃分泌增加: 胃溃疡常伴有胃炎,胃分泌增加,有中等以上的空腹潴留液。 溃疡的愈合: 胃溃疡愈合时X线表现为龛影逐渐变小变浅,形态也成尖角状并逐渐消失。龛影周围的透明带消失较快,粘膜皱襞的纠集消退较慢。浅小溃疡愈合后可不留任何痕迹,较大的溃疡愈合后仍可因纤维组织增生或粘连,导致恒久的胃小弯缩短和胃变形。 ☚ 胃炎 胃癌 ☛
胃溃疡 胃溃疡本病维吾尔医学名为库如依 买衣代,是指胃脘内壁发生溃疡为主要特征的病证。病因多由在各种体内外不良因素影响下,胃本身产生烈性体液或其他器官产生的烈性体液流窜胃内(以从脑流窜的感冒乃孜乐毒液多见)或某一动脉阻塞和胃肌痉挛导致其内壁失觉引起大量的腐败性物质,从而损伤胃脘内壁所致。凡长期消化不良,五志过极,七情内伤,脑部震荡,吸烟过多,常食过热过寒食物,饮酒过多,体弱贫血等亦可成为诱发本病之因素。本病多伴有十二指肠溃疡。 症见具有陈旧性消化不良,初期胃脘正中前方和后方具有沉重之感,而后逐步发生胃脘疼痛,受寒或按压局部则疼痛加剧,作呕,吐则得缓,时有空腹亦痛,进食则得缓,多有便秘,时有腹泻,体弱身瘦。十二指肠溃疡者,多为空腹即半夜疼痛,有时若发生血管破裂可见吐血乏力,四肢厥冷,时有大便发黑,时有溃疡穿孔,食物溢出腹腔,引起腹膜发炎,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胃溃疡应与食道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加以鉴别,胃溃疡者,疼痛多在胃脘正中前方,发热干呕,恶心,饭后呕吐,四肢厥冷,食进酸辣食物疼痛加剧。食道溃疡者,疼痛两胛之间,吞咽有痛,食进酸辣甜味疼痛不见缓解,进食日见困难或不进食物。十二指肠溃疡者,疼痛在背,空腹及半夜发作。治宜止痛止血,排脓清疮,收敛生肌为主。吐血者禁食几天,灌肠供养。口渴烦躁者可饮用少量开水,亦可内服苏福非开合日巴散等。止痛,方用谢日比提 海西哈西 糖浆内服。排脓清疮先方用马欧力艾赛力 蜜膏内服,或内服大麦汁和艾热克 古拉比蒸露;而后方用库日斯 塔巴西尔 片、库日斯 开合日巴 片与谢日比提 艾布里阿斯 糖浆同服;亦可内服谢日比提 比也 糖浆等。便秘者,方用西热衣 卡森 黏汁内服。腹泻者,方用库日斯 塔巴西尔 片、谢日比提 孜日克 糖浆等。维吾尔医学治胃溃疡单方、验方众多,可根据病情选用。若坚持忌口,积极治疗,多能治愈,否则不但导致贫血、心悸、脑晕,而且预后不佳。 ☚ 吐血 胃癌 ☛ 胃溃疡gastric ulc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