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经穴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经穴❶十四经穴的简称。见该条。 经穴❶五腧穴的一种。“所行为经”,经穴就是十二经脉流行经过的穴。大多在腕、踝关节附近。全身十二经各有一个经穴:肺一经渠,大肠一阳溪,心包一间使,三焦一支沟,心一灵道,小肠一阳谷,脾一商丘,胃一解溪,肝一中封,胆一阳辅,肾一复溜,膀胱一昆仑。 经穴Jing points分布在经脉循行通路上的输穴,叫经穴。是针灸输穴中最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具有特殊作用的若干输穴,称为“特定穴”,如“五输穴”、“络穴”、“募穴”、“郄穴”、“八会穴”等。 经穴❶“十四经穴”之简称。详见该条。 经穴jīnɡxué❶十四经穴的简称。详该条。 经穴 经穴凡已归属于十四经脉的腧穴称为经穴。这类腧穴全部分布在经脉的循行线上,但也有部分虽然位居经脉循行线上而不称经穴的。说明腧穴的位置“在经与否”是确定经穴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另外还有其它因素。对于穴位归经的认识,肇源于《黄帝内经》。如《灵枢·本输》将四肢部的五输穴分经记载,该书所载经穴名已达160个。嗣后历代有所增加,现今则为361个名。兹将历代经穴数字的发展情况列表如下: 经穴数字发展情况表
经穴归属于一定经脉,其上下先后的次序排列与脉气运行基本一致(图1~14)。 运用针灸治病,除熟悉经穴的归属、位置以外,掌握每个经穴的主治范围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条件。但经穴众多,主治复杂,如不得要领,往往难以掌握。其实,经穴主病有它一定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❶每个经穴均可治疗其所在部位和邻近部位的疾患 (包括深部脏腑疾病在内)。 ❷四肢部,尤其是肘、膝关节以下,每个经穴均可治疗本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及连属脏腑的疾患。 ❸表里经穴,可以治疗表里经病。 ❹手三阴经穴均可治疗胸部疾患;足三阴经穴均可治疗胸腹疾患;手足三阳经穴均可治疗头面、五官疾患。 掌握了以上内容,不难对每个经穴的主治勾划出一个初步的轮廓。再结合各种类穴的不同特点,合并考虑,才能对经穴主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现将各经穴的主治要点列表1~5叙述如下。 图1 手太阴肺经穴 图2 手阳明大肠经穴 图3 足阳明胃经穴 图4 足太阴脾经穴 图5 手少阴心经穴 图6 手太阳小肠经穴 图7 足太阳膀胱经穴 图8 足少阴肾经穴 图9 手厥阴心包经穴 图10 手少阳三焦经穴 图11 足少阳胆经穴 图12 足厥阴肝经穴 图13 任脉经穴 图14 督脉经穴 表1 手三阴经穴主治表
表2 手三阳经穴主治表
表3 足三阳经穴主治表
表4 足三阴经穴主治表
表5 任督经穴主治表
☚ 腧穴主治纲领 奇穴 ☛ 经穴jīng xuéacupoint; acupuncturepoint; point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