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系统动力学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运用信息反馈原理模拟复杂系统动态行为的技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福雷斯特(J.W.Forrester)于1956年提出。初期它主要应用于工业企业管理系统,以后几乎应用到各类系统。在中国,已应用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与农业管理决策等方面。在国际范围内,系统动力学有了较快的发展,召开过十余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其中1987年的会议是在中国上海召开的。 图1 耕地面积因果关系图 流程图 用一套专用符号来描述系统内部和系统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图。它的特点是直观、易理解和便于检查。流程图中最基本的元素是流位(Level)、流率(Rate)、物流、信息流、源或汇(见表)。在图1基础上建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流程图图例表 图2 耕地面积流程图 DYNAMO语言 是系统动力学的专用模拟语言。其特点是: ❶有特殊的时间标记,用时间后缀符J、K、L分别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时刻,用DT表示时间间隔; ❷带有标识语句名称的方程式,用L表示流位方程,R表示流率方程、N表示初值方程、A表示辅助方程,C表示常数方程等; ❸带有处理非线性关系和时间延迟等的专用函数; ❹具有很强的列表和绘图输出功能等。图2中耕地面积变化用DYNAMO语言编写的部分程序如下:
系统动力学研究社会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系统动力学 系统动力学是为研究社会大系统及其决策问题而创立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技术的方法论学科。195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雷斯特首创。1961年,他发表专著《工业动力学》。1972年,其学生米都斯教授等人运用系统动力学观点建立“全球模型”,使系统动力学一举成名。 系统动力学可以描述新闻传播系统的活动流规律。首先,要明确研究的问题,划清研究对象系统的边界,确立目标。其次,明确该系统的几个主要的因果反馈回路。第三,确定各反馈回路中的积累变量、流速变量,依据这些变量建立描述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系统流图,分析流图,找出系统现时状态与目标的差距,进行新的决策。 ☚ 系统关系 系统层次与层次分析 ☛ 系统动力学 系统动力学亦称“社会动力学”或“系统动态学”。研究与模拟社会经济系统动态行为和动态发展的一种社会实验方法。也是目前管理科学的新分支,系统工程的新成就。它以系统观念为基础,吸收自动控制理论、信息论的成果,把研究对象看成是多因素、多回路动态变化的复杂大系统,分析其中人员、资金、物资、设备和信息等因素的相互影响,建立各子系统间的因果关系,设计反映系统行为的反馈回路,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实施。它的优点是: (1) 能对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明确认识和体现。(2) 能对系统内所隐含的反馈回路予以明确认识和体现。(3) 能考察系统的动态发展及趋势。(4) 能为系统设定各种控制因素,以观测当输入的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5) 能对系统进行仿真试验,来考察系统在不同因素输入或政策变化时所表现的行为和趋势。因此被誉为“社会经济系统实验室”,广泛用于各种战略与策略研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泰·W·弗里斯特于1956年首先提出了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的世界模型的雏型。整个70年代,这一新技术引起了世界性关注,应用领域涉及企业系统管理、环境保护领域、城市发展与规划、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划、宏观经济控制以及各种技术项目的开发。系统动力学的开发基于下述学科和概念: 系统分析的概念; 信息反馈控制理论; 决策论; 数字电子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方法可表达为下列步骤: 阐明问题;明确目标; 建立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型框架; 建立数学模型; 模拟; 解释和分析模拟结果; 修正再模拟。 ☚ 系统仿真 系统最优化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