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里证
病证名。 指伤寒病外邪由表入里,或病邪在里的病证。出《伤寒论》。 ❶ 邪在三阳,以阳明实热为里证。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又“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❷ 病邪由三阳传入三阴,或直中三阴,属里虚寒证。《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宜通脉四逆汤。”阳明实热里证与三阴虚寒里证虽同属里证。但寒热虚实病机不同。 阳明里证宜清宜下,三阴里证宜温宜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