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朴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朴拙 朴拙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诗文皆然。”朴,质朴,朴素。拙,粗糙未经雕琢,《老子》“大巧若拙”之谓。有关“朴拙”的美学思想,深受先秦道家的思想启发。老子所欣赏的美是“见素抱朴”,“反朴归真”。庄子则认为朴素自然是最高形式的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而陈师道《后山诗话》,则进一步对当时苏轼、黄庭坚的诗风加以总结和发挥。苏轼《题柳子厚诗》,黄庭坚《再次韵杨明叔小序》,均曾提出“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诗歌主张。陈师道则用“朴”“拙”加以形容,强调诗歌朴素自然,落尽铅华之美。他这样说,并不是说不要文采,而是力图防止诗歌流于轻巧油滑、俚俗无骨,客观上有利达到格高韵绝、笔力健峭、不落俗套的艺术高境,有其积极作用。但如脱离思想内容而片面追求朴拙形式,也会陷入形式主义泥坑。当然,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朴拙”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美,因而对后代颇有影响。明代诗论家谢榛《四溟诗话》说:“千拙养气根,一巧丧心萌”,主张“返朴复拙,以全其真。”又说:“诗惟拙句最难,至于拙,则浑然天成,工巧不足言矣。”把“朴拙”与内心之“真”联系起来,因而获得了新的内容。朴拙强调的是诗歌的朴素美、本色美,语言真率自然,不事雕琢,不堆砌词藻,不滥用典故;同时又是内心自然流露的艺术表现,感情以真诚淳朴动人。这是一种艺术高境,当代画家朱屺瞻说:“拙朴最难,拙近天真,朴近自然,能拙朴则浑厚不流为夸侈,强烈不流为滞腻。” ☚ 质实 绚烂 ☛ 朴拙 朴拙质朴、稚拙的艺术风格、意趣。语出清代黄钺《二十四画品》: “大巧若拙,归璞返真。草衣卉服,如三代人。相遇殊野,相言弥亲。寓显于晦,寄心于身。譬彼冬严,乃和于春。知雄守雌,聚精会神。” (盛) ☚ 气韵 传神 ☛ 朴拙朴实纯厚。《聊斋志异·青蛙神》:“薛翁性~,雅不欲,辞以儿幼。” 纯厚 纯厚丰淳 隩厚 另见:淳朴 厚道 ☚ 纯厚 淳厚 ☛ 古朴 古朴古朴少修饰:朴拙 ☚ 人质朴 纯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