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艺术教育
学校以音乐、美术、文学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而进行的审美教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音乐、美术、语文等文学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文学艺术观点,发展艺术感受、鉴赏和创作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内容包括文艺知识、文艺欣赏、文艺创作三部分。具体内容和手段主要有:
❶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组合来塑造音乐艺术形象,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基本手段是旋律和节奏,其它有和声、复调、配器、调式、曲式等表情性、描写性手段。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音乐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我国民族音乐,了解一些国内外优秀的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内容包括唱歌、音乐知识、音乐欣赏和乐器演奏。唱歌是基础部分。音乐教育要选择内容健康、表现力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品作为教材。
❷美术。造型艺术。运用形、光、色和点、线、面等造形手段,塑造可见、可触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世界的美与丑,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包括绘画、雕刻、建筑和工艺美术。其审美特征是造型性、空间感、质量感和艺术形象的直观性等。美术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感受、鉴赏、创造能力。内容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等,以绘画为主。绘画包括写生、临摹、创作等。工艺包括纹样设计、美术学、剪纸和泥工、纸工、木工等。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研究表现物质世界的基本特点,如形态、色彩、结构、比例、立体感和质感,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能力,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观赏,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培养美术创作的兴趣,陶冶品德和情操。
❸文学。语言艺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审美感受。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形式。文学教育的任务是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感染,掌握有关知识技能技巧,提高感受、鉴赏、再现、创造美的能力。教育中要选择优秀的作品,体裁应多样,以现实作品为主,中外历史上有生命力的不朽作品也要适当选用。利用文学作品进行美育,要注意作品的分析和朗读,还要注意组织好学生的作文和文学创作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技巧,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