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夜洛城闻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洛城:今河南洛阳,唐朝时是繁华的都市。《折柳》:指古乐府《折杨柳》曲,多述离别之情。 【大意】不知从谁家飞出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那凄凉婉转的曲调随着春风飘进了洛城的千家万户。在这样一个春风和煦、宁静安谧(mì)的夜晚,倾听这样一支表达离情别绪的《折杨柳》曲,有谁会不起思乡之情呢! 字数:202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44页.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①?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情③? 【解题】 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春。时李白作客洛阳,因夜闻笛声而引起思家之情。洛城:洛阳城,今河南洛阳。诗中写闻笛之感受,柔和优美,散逸潇洒。晚年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用意相似,但章法不同:本诗顺叙,着力在前二句,条理通畅自然;彼诗倒叙,着力在后二句,含蓄深沉。 【注释】 ①谁家:何人。暗飞声:笛声夜间传来。②折柳:乐府横吹曲《折杨柳》,内容多抒离别之情。③故园情:怀念家乡之情。 春夜洛城闻笛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李白 ←上一篇:清平乐 下一篇:忆秦娥 → 诗词简介: 这首诗通过“闻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洛城,洛阳,唐代称为东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暗”、“飞”、“散”、“满”四字颇具匠心,值得玩味,它们把笛声那种悠扬回荡、不绝于耳的意境传神而又极有层次地刻画了出来。“此夜曲中闻折柳”暗含时间、季节和送别场景,既扣题,又为下一句写闻笛的感受做了铺垫,使末句的感慨显得自然而真切。这首诗中诗人遣词造句都极为讲究,情感细腻含蓄,诗味浓郁隽永。
春夜洛城闻笛
【释】 1.洛城:河南洛阳。 2.折柳:《折杨柳》,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译】 是谁人吹起了玉笛? 在这静静的夜晚荡漾, 随着那无影无形的春风, 洒遍了古城洛阳。 今夜笛中的曲调, 恰是抒写离情的《折杨柳》, 呵!谁能不思念自己的故乡? 【评】 诗人在一个美妙的春夜,忽然听到一曲美妙的笛声,诗人只觉此笛声美乐,在春风的吹拂下,在洛阳古城四处飘曳,猛可之间,笛声唤起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明人黄叔灿评:“‘散入’二字妙,领得下二句起。通首总言笛声之动人, ‘何人不起故国情’,含着自己在内。”(《唐诗笺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