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脊髓造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系诊断椎管内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方法是将造影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在X线下观察其流动情况,在有病变部位摄片。可观察有无梗阻、梗阻原因、性质、形状等,对诊断椎管内某些占位病变有意义。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亦称椎管造影。是向脊髓蛛网膜下腔内注入造影剂使其显影的造影检查法。常用采用的造影剂为空气或碘苯酯,通常经腰椎穿刺注入。主要用于观察脊髓的外形、大小和位置,以及椎管有无梗阻及梗阻的部位、范围和性质。

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也称椎管造影,是用造影剂使脊蛛网膜下腔显影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查椎管内占位病变、蛛网膜粘连,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等。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穿刺部位有炎症感染时禁忌。由于使用的造影剂有气体、碘苯酯和水溶有机碘剂,故可分为空气脊髓造影、碘苯酯脊髓造影和水溶有机碘剂脊髓造影。含碘造影剂造影前应作过敏试验。
气体脊髓造影 造影前准备和气脑造影相仿。造影可分颈段造影和胸腰段造影,都是经腰穿分次和脑脊液交换注气60~80ml。两者所显示部位不同,而方法亦稍有差异。由于气体比脑脊液轻,上浮流向高处,所以在颈段造影时取坐位,颈前屈使颈段处于最高位,摄水平侧位观察颈段背侧气柱,后仰卧头稍过伸摄水平侧位观察颈段腹侧气柱,必要时加用体层摄影;胸腰段造影时取侧卧位,头低,台面向下倾斜15~20 °,摄胸腰段正侧位和作体层摄影。
碘苯酯脊髓造影 由于碘苯酯的密度高,刺激性小,适用于检查占位病变。碘苯酯可在造影后吸出或在手术时清除。由于穿刺蛛网膜下腔的部位不同,造影方法可分为上行性和下行性两种。前者自腰穿注入造影剂,使其上行,观察腰段和中、下胸段的病变;后者经小脑延髓池穿刺注入造影剂,使其下行,观察颈段和上、中胸段的病变。造影剂用30%碘苯酯3~6ml,亦有主张用低浓度(15~20%)大剂量(12~20ml)碘苯酯造影。阻塞完全者造影剂用量可少,阻塞不完全或无阻塞者造影剂用量要多。造影中在透视或电视控制下,徐徐将台面倾斜,使碘苯酯慢慢流向所要观察的部位。上行性造影病人取足高位,下行性造影病人取头高位,为了使造影剂流动符合脊柱的生理弯度或显示脊髓背腹侧的病变,可采取仰卧和俯卧两种体位观察造影剂流动的情况。碘苯酯显示病变部位后,可作前后位或后前位和侧位摄影,必要时可加摄左、右斜位或水平侧位。
水溶有机碘剂脊髓造影 一般水溶有机碘剂由于属于离子形碘剂毒性刺激,可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不适于作脊髓造影。碘卡明毒性较低也只适用于腰骶段的椎管造影。非离子型水溶有机碘剂如室椎影,毒性更小,可作全段脊髓造影。造影方法和碘苯酯造影相仿。水溶有机碘剂由于弥散性好,可显示脊髓和椎管内细致结构,并可吸收而不遗留在椎管内,但其密度较碘苯酯为低,

☚ 脑血管造影   颅脑计算体层摄影 ☛
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myelography

又称椎管造影。是将对比剂引入脊髓蛛网膜下腔中,通过改变受检者体位,在透视下观察其在椎管内流动情况和形态,以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可确定椎管有无梗阻和梗阻部位,对椎管内肿瘤和脊蛛网膜粘连有诊断价值。

☚ 静脉窦造影   椎管造影 ☛
000149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