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审美性原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

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欣赏造型艺术作品和美的事物,并通过创造美的可视形象引导学生视觉的美感体验,使其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情感得以抒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素质,并从中受到美德的教育。人的审美感受是通过观看自然物、人造物或艺术品及美术技能训练所得。对于由视觉感官而获得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美术学科的特点决定审美性原则是其教学的第一原则。
贯彻审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❶审美教育要贯穿美术教学的全过程。即在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材的选择到内容的讲述,以及教学范画、范品、板书、演示、作业要求,批改作业等,始终注意给学生以美感与审美知识。
❷审美教育要与技法训练、传授知识相结合。不应流于单纯的美学的讲授,而是渗透于美术作品欣赏、技法训练、设计制作或与之相结合的教学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其审美理解力和对美的识辨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
❸要以美引真。引导学生通过美的形象的感染,推动其知、情、意活动去体会真、善、美,使学生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真”,自觉地把握真理和道德标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使其情操得到陶冶。
❹在教学中充分分析各种艺术形式美的特性,加深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使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

☚ 美术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
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Shenmeixing yuanze

美术教学原则之一。指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广泛接触、认知和欣赏各种美术形态,引导美感体验,挖掘教材的审美教育性,提高他们对形式美的感知力和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力,使之从美术的创作实践和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对自然、社会、美术作品的鉴赏力和创造能力,陶冶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感情。人的审美感受很大成份来自视觉,即通过人的眼睛观看自然物、人造物、艺术品以及在美术实践等活动中获得的。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由美术学科的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决定的。审美性原则是美术教学的第一原则。
贯彻审美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❶审美教育要体现于美术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从教材的选择到内容的讲述,从教学范画、范品的选择与制作到板书、演示、作业要求、批改作业等,均要注意给学生以美感和审美知识。
❷审美教育渗透于绘画技法、制作设计与美术作品欣赏的教学之中。不可将美术课变成单纯的美学内容的讲授,要通过各课业教学使学生认识、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美的特点,有意加强且自然地引导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审美理解力和对美的识辨能力,培养欣赏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
❸要以美引真。避免“穿靴戴帽”式的进行品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而应注意挖掘各美术课业的审美内涵,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形式的感染,推动其知、情、意活动,体会真、善、美,在对美的欣赏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真”,自觉地把握真理和道德标准,使情操受到陶冶。例如通过欣赏祖国的传统美术作品,在学生切实感受到作品的美、伟大、珍贵的基础上,教师稍加引发便可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❹注意示范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应具有健康的情趣和情调,以便利于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形成。
(常锐伦)

☚ 美术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
000103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