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抗日战争时期/(四)解放战争时期 ☚ 第一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1921年,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为陕西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在京、津、沪、汉等地求学的一批陕西籍进步青年先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党。1921年后, 魏野畴、李子洲、王尚德、曹晋笙、李子健等在外地学习的学生中的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先后回陕, 以关中和陕北一些中小学为阵地, 建立青年进步团体, 进而发展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在陕西建立党组织作了思想上、组织上较为充分的准备。1925年10月, 安存真、吴化之根据中共豫陕区委的指示, 在西安团地委的基础上, 建立了中共西安特别支部, 这是中共“在西北上的萌芽”。同年底, 在三原、渭南赤水也先后建立了党的支部或特支。陕北最早建立的党组织是绥德省立第四师范党支部。1926年, 先后建立了中共西安地方执行委员会和中共绥德地方执行委员会。到1927年2月, 经中共中央决定, 成立了中共陕甘区执行委员会。陕甘区委下属西安、渭南、绥德、三原、泾阳、榆林、延安等7个地委, 共有党员2 177人。同年7月, 中央决定, 取消陕甘区委, 成立中共陕西省委。但随着国民党的 “清党”反共, 党组织遭到不小损失, 到9月党员减少到1 681人。1927年10月—1928年5月, 陕西地区相继爆发了清涧、渭华、旬邑等地一系列武装起义, 从而拉开了党领导的陕西和西北地区武装斗争的序幕。1929—1932年间, 陕西大旱, 广大饥民困苦不堪。陕西省委把领导农民斗争作为中心任务, 在关中的三原、周至、岐山和陕南的城固等县开展“交农”运动, 三原、周至等地发展成为武装斗争。在斗争中, 陕西地区的党组织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 第一节 农村党支部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农村党组织建设 ☛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 一、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党组织建设宁夏党组织的创建经历了建立、遭敌破坏、再建立的艰难曲折发展过程。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一)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