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1984年全省完成了建立村民委员会任务后,少数行政村根据实际需要,产生了村民代表会或村民代表议事会。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符合农村实际,可以更有效地使广大群众参政议政、管理村政村务,群众很拥护。1990年6月省人大通过了 《河北省村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确定了村民代表会的法律地位。1993年12月28日,承德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在全市农村推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的决定》。1996年4月15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通过了 《进一步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建设的决定》。1996年底全省建立村民代表会的村47 000多个,约占村总数的95%以上。
村民代表会由村民代表组成。代表数量由村民讨论决定,一般每10户选1名,代表数量大多数在30~100人之间。村民代表由居住地域或按村民小组由村民选举产生,选举方法可公开推荐也可以投票选举。村民代表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其基本条件是代表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参政议政能力,作风正派、坚持原则、群众威信高。
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内容可根据村里的实际而定。重点是:
❶村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❷全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办理;
❸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的制定及有关制度的建立;
❹村财务的审议和村民关心的主要问题;
❺国家各项任务的落实。村民代表会的职能有议事、决策、监督、立规、评议等,其核心是决策,主要是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形成统一的集中意见,决定重点问题。村民代表会由村民委员会主任主持,村民代表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年初听取村民委员会一年的工作计划,年终时听取年度工作报告和下年度的工作设想。为提高代表的素质,平时组织他们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市场经济知识。
村民代表会议这种形式,受到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拥护,它的建立和完善,标志着河北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受到国家民政部的重视,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新疆、湖南、辽宁、北京等省、市先后来河北考察村民自治情况。美国、英国、菲律宾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刊物作了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也发了消息。民政部还邀请印度学者萨达拉姆先生、美国斯沃思摩尔大学助教魏苔玉女士、印度加尔各答大学教授达肯先生、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南先生先后到河北省鹿泉市、正定县、栾城县、石家庄市郊区、承德市、平泉县、赵县等地考察了村民自治发扬民主的情况。印度学者萨达拉姆先生评价河北省村民自治 “权利属于人民、民主促进发展”。
村民代表会议是一种创举,对于充分发扬民主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❶村民代表会制度体现了村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的根本要求。村民代表会的建立,使农村民主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每10户推选1名代表,没有干部指定,没有条条框框,群众民主选举,代表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❷村民代表会使村民直接参与村级重大问题的决策,决定的事更加符合村民的利益。农村村民代表会建立后,村里的重大经济建设项目,重要的行政工作如计划生育、宅基地发放、粮食征购,大宗经费开支等都交村民代表会讨论、审议,这样大大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❸村民代表会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赵县是河北省村民代表会搞得最好的县,建立村民代表会后村民心情舒畅了,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了,农村难事好办了。
❹村民代表会的建立加强了对村干部的监督,增强了村务管理透明度,促进了村委会班子的廉政建设。村民代表会既是对农村干部的监督,也是对干部的解放; 既是对干部的制约,也是对干部的爱护和支持,使村民委员会工作按照 “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执行——代表监督” 的程序进行,能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干群之间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把事情办好。这样,干部就可解除后顾之忧,可以甩开膀子干工作。
❺村民代表会调动了村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初期的村民代表会的工作重点一般是以治乱、治难为主,后来则以治穷致富为主,围绕经济建设开展自治活动,给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赋予新的内容。民主决策围绕经济建设进行,从解决农村 “三大难”转向上项目办企业,民主管理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进行。从民主理财转向帮助发展集体经济,民主监督围绕支持企业发展,保护村民经济利益进行,把兑现承包合同作为监督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