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在青海的活动及影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在青海的活动及影响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在青海的活动及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前,青海未曾建立起党组织,但党在青海的革命活动在各族人民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据考证,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途中曾经过青海的班玛、久治地区,主要任务是征粮。大致行军路线是:塘摇沟—西倾寺—鱼托寺—任玉—王柔—亚尔堂—作木沟—阿坝。先后历时22天,所到之处,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张贴抗日标语等,在经过地区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受到人民群众赞誉。1936年10月,红西路军渡黄河西征,给马步芳、马步青军队以重创,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1万余名指战员血染疆场,8 000余人被俘。其中九军军长孙玉清被俘,押解到西宁,马步芳在省政府二堂东大厅会审,软硬兼施,进行多次诱降,均被孙玉清将军严词拒绝,1937年5月下旬被秘密杀害于西宁东关。被俘战士中,将3 000余人较年轻的战士编为补充团,强迫他们在民和、循化、化隆、大通、西宁等地从事修路、开荒、伐木、修房等繁重苦役。他们穿着十分破烂,但整队行进时精神昂扬,整齐矫健,群众十分赞叹。押解至循化县服役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把红五星和镰刀、斧头等象征革命的图案巧妙地揉合在赞卜乎清真大寺大殿的砖雕中,现仍保存完好。流落在青海各地的老战士(青海解放时尚有495人,其中有18人重新入党),有的为进军青海的人民解放军带路,有的侦察敌情,有的组织民兵,有的成为人民基层政权的干部,其中当了脱产干部的有34人,当了不脱产干部的有56人。装了23年哑巴的刘思贵同志,新中国成立后在祁连县阿力克乡入了党,任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积极,业绩突出,曾先后16次受到省、州、县、乡的表彰奖励。
1937—1941年间,中共中央开辟青海地区党的工作,把在延安陕北公学学习的青海籍中共党员寇存善(湟中县人)曾三次派往青海进行地下活动。寇存善先后在民和官亭、马营、鲁仓,共和县切察草原(现共和县切吉乡)等地活动,1948年5月被马步芳军士兵怀疑并拷打致残,1947年7月离青赴兰州向党组织汇报了在青活动的情况,并从此离开青海。1938年党组织派周复之到青海活动,因无法立足而离青,1939年1月和1940年2月,党组织派罗扬实两次来青,曾在上五庄等地调查乡俗民情,特别对藏回两族的情况作过重点了解。1948年钱平(西宁人)被党组织派来青海调查过敌情。1948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临夏受命组建西宁市工作团,钱平任党支部书记兼副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宁市副市长)。新中国成立前青海籍的共产党员还有吴生霭(乐都县高店人),曾参加宁都暴动,1933年5月加入共产党,西路军失败后曾流落酒泉、祁连等地行医;余光(西宁人),生活所迫,流落山西,1937年参加革命,并入党,曾任安徽省工业厅副厅长,省委候补委员,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1957年3月调回青海任西宁市委第一书记);马兴旺(循化人),撒拉族,1947年在省外参加人民解放军,1948年5月入党(新中国成立后调回循化县历任区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党在青海的活动以及红军战士、共产党员、革命先烈的斗争精神和英勇事迹,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了党在青海的影响。

☚ 第二节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0002678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3: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