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末怀李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末怀李白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杜甫 ←上一篇:蜀相 下一篇:望岳 → 诗词简介: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非常出色的诗人。他们的创作道路、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虽然不同,但他们却是感情深厚的挚友。这首诗是杜甫客居秦州(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到大赦。此时杜甫在秦州,地处边塞,与李白天各一方,尚不知李白被赦的消息。 远在天涯的秦州刮起了阵阵凉风,秋风掀起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他更加惦念李白:朋友啊,你此时的心境如何? 你才华过人,遭人忌恨,罹此灾难,定然满腹怨愤。我急切盼望你的消息,可那传书的鸿雁几时才能来到。望着茫茫江湖风波险阻,我的心也深感茫然惆怅:文才出众的你却总是命运多舛,奸佞小人则总在窥伺着时机将别人陷害。这次你流寓的地方不正是屈原遭谗放逐、自沉汨罗的所在吗? 你肯定会对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你也一定会作诗相赠,将沾满血泪的诗篇投向屈原葬身的汨罗江。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①?鸿雁几时到②?江湖秋水多③!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④。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解题】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时杜甫寓居秦州。天末:天边,极言遥远之地,秦州在当时处于西北边陲,故称。李白于至德二载(757)因参加永王李璘军幕而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三月遇赦还归江夏,秋游潇湘,但杜甫不知李白情况,怀念不已,写成此诗与《梦李白二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白不幸遭遇的深切关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查慎行《杜诗集评》卷八云:“一憎一喜,遂令文人无置身地。” 【注释】 ①凉风:点时当秋天。君子:指李白。意:心情。②此句深切盼望得到消息。鸿雁:指音信。传说雁能传书(见《汉书· 苏武传》)。③此句即《梦李白》诗中的“江湖多风波”,设想李白被放逐的道路艰险。④二句朱鹤龄解云:“上句言文章穷而益工,反似憎命之达者;下句言小人争害君子,犹魑魅喜得人而食之”(《杜工部诗集辑注》卷六)。魑魅(chi mei):山精水怪,喻奸邪小人。⑤二句意谓你经过泪罗江时,应写诗投赠与你同样遭冤而投江自杀的屈原,共谈心情吧。冤魂:指屈原。汨罗:江名,屈原投水自杀处,在今湖南湘阴。诗中设想李白流放会经过汨罗江,其实此时李白已遇赦还归,而此时却正在畅游洞庭。 天末怀李白
这首诗是诗人流寓秦州 (今甘肃天水) 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致关切怀念之情。 首句以风起天末感秋托兴,既交代了作诗的时间、地点,又紧扣题意,将这种关切情怀置于萧瑟秋风的背景中予以烘托,使意更真挚,情更炽热。时杜甫在秦州,地处边塞,与李白天各一方,故用“天末”二字。习习凉风之中,怅望云天,顿觉人海苍茫,世路凶险,无限悲慨,油然而生。次句却宕开一笔,不信自己此刻的心情,而反问挚友:“君子意如何?”看似毫不经意,仔细读来却韵味无穷。设问之中,含意深厚,也从侧面表达了杜甫当时漫无头绪的情感。诗人想知道,友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样在瑟瑟秋风中睹物伤怀,生身世之嗟; 诗人也想知道,友人是否也和自己一样在深深怀念着命运同样坎坷的对方。故浮想联翩,感触万端,百般思绪均在这一问之中。此无边揣想之辞,更见诗人想念之殷。由此便引出诗人的怨愤、切盼、叮咛与嘱托。 “鸿雁几时到”,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求友人音讯的急迫心情,时值李白遇赦,然潇湘洞庭,风波险阻,鸿雁不达,音讯难通,这不能不引起诗人深深的忧虑: 江湖秋水多。”李慈铭曰: “楚天实多恨之乡,秋水乃怀人之物。”在悠悠远隔的茫茫江湖上,诗人真担心友人又罹不测。在 《梦李白》诗中,诗人也表达过同样的焦虑: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这一份惆怅,这一份真情,虽说得含蓄委婉,却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紧接着诗人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极写李白怀才不遇的冤屈,表达对李白身世的同情与愤懑。前句谓人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语极悲愤;后句以妖物魑魅喜欢乘人经过其侧时抓住吃掉为喻,言人事险恶,示意李白系狱流放,是遭人诬陷。此二句议论中带情韵,用比中含哲理,意味深长,似轻松而实沉痛,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一“憎”一“喜”不仅是为李白含冤受屈而愤慨,也为封建时代具有同样命运的诗人而抗争。语直而意悲,情深而体峻。 在慨叹与郁愤中,诗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同样因忧国伤时而被谗放逐,流寓江湘,自沉汩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的遭遇和这位千载冤魂,有某些相同点,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 “欲共冤魂语,投诗赠汩罗。”出于对诗人屈原的景仰,诗人想象屈原永存世间; 也出于对李白远谪他乡的深切同情,诗人用一“赠”字,想象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会与屈原作诗相赠,以诉衷肠,从而给诗人这一深切怀念之情赋予了崇高的思想内涵,足见诗人对李白的无比推崇。“赠”字之妙,正如黄生所说:“不曰吊而曰赠,说得冤魂活现。” (《读杜诗说》)。 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不同于一般的怀人诗,它格高调古,内涵丰富,感情十分强烈,充满殷切的思念、细微的关注和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怀,却又写得低回婉转,沉郁顿挫,正如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所评: “说到流离生死,千古关情,真堪声泪交下,此怀人之最惨恒者。”因而成为流传百世的怀友代表诗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