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饲草、饲料资源
长期以来,天津市根据本地区的畜种资源、饲草饲料资源自然条件,走因地制宜、科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饲草利用率和饲料报酬率,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
1.饲草。天津市有天然草场14.735万公顷,分为灌草丛、草丛、草甸、农林隙地等5大类共有138个草种,每年产鲜草100万吨。饲用植物以紫穗槐、洋槐花叶为最优,分布广而饲用价值高。杨、榆、槐、柳叶也广为饲用。饲草利用率为65%。
(1)草丛类草场。平原草丛类草场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草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的7个区县,总面积为1.74万公顷。占全市草场面积的11.8%;面积最大的是宁河县,占该类草场面积的39.3%。主要代表植物有芦苇、白茅、獐毛、牛鞭草、盐地碱蓬、黄花蒿、千里光等。
(2)草甸类草场。滨海盐生植被草场主要分布在大港区、塘沽区、汉沽区3个滨海区,总面积1.17万公顷,占全市草场总面积的7.9%,大港区在这类草场中占的面积最大为54.7%,主要代表植物有盐地碱蓬、獐毛、碱蓬、芦苇、柽柳、藜科植物等和一年生狗尾草、黄花蒿等耐盐植物。
(3)农林隙地类草场。农林隙地类草场是占地单位面积小,但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草场,总面积达10.17万公顷,其中以静海县、武清县面积最大,通常为个体农户散养82.06万头牲畜之场所,是天津市草场资源的主体。
(4)疏林灌草丛类。低中山灌丛草场主要分布在天津市北部蓟县山区,总面积2 400公顷,占山区草场面积的14.6%,该类草场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植被生长茂密,覆盖率平均在80%以上,疏林与灌丛交替分布,一般顶部和阴坡以次生阔叶林和灌丛为主,阴坡以灌木草丛为主,该类草场按等级划分属中等草场,是发展饲养山羊业的良好放牧场。
(5)灌草丛类。低山丘陵灌草丛草场是天津市山地最大的草场,广泛分布于蓟县山区,总面积1.4万公顷,占全市天然草场总面积的9.5%,占山区草场总面积的70.1%,该类草场植被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覆盖率在60%左右,而在一些植被破坏较重的地区,覆盖率只有45%,多年生牧草减少,以一年生禾草为主。该草场大部海拔300米左右,坡度比前两类草场小而迟缓,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阴阳坡植被差异较小,是良好的天然山地草场,是发展牛、羊生产的重要基地。
2.饲料。天津市有着丰富的饲料资源。根据1984年天津市饲料资源调查结果,全市饲料资源有8大类,112种,主要为谷物资源,年总量为200万吨。用于配合饲料的谷物资源主要从外省调入,年调入量12.5万吨。其他资源包括粮食加工储运副产品及下脚,饼粕、油脂、油脚、糟渣、动物性矿物质等,这些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
(1)粮食加工产品形成的饲料。小麦麸。年总量为12.6万吨,主要来源于国有面粉加工业和小部分乡村面粉加工业。次粉。总量为3万吨,是国有面粉工业加工精粉的副产品。麦渣(小麦筛屑)。年总量2 315吨,主要是国有面粉工业小麦清理过程中产生的10目筛下物。
(2)调料生产副产品。酱油渣,年总量45 475吨。液态发酵醋滤渣,年总量3 972吨。固态发酵酒糟和醋糟。年总量73 353吨。
(3)畜禽粪便。用于再生饲料的主要是鸡粪和牛粪。此类资源按干粪计算,鸡粪年总量10.5万吨,牛粪2.6万吨。鸡粪牛粪发酵成为很好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