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食用菌生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食用菌生产

(四)食用菌生产

吉林省以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1984年以前,依靠东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野生采集业比较普及,食用菌类市场基本是靠采集野生菌类供应,人工栽培品种主要是黑木耳,采用木段栽培方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营养食品及山珍食品越来越重视,食用菌生产也随之开展起来,1985年试验研究成功了平菇、凤尾菇代用料栽培的生产方式。到1988年,全省黑木耳木段栽培面积32万立方米,总产1 500吨,生产品种由平菇等低档菇向香菇、姬菇、金针菇等高档方向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1989年以后,由于受林业资源的限制和产品价格的影响,黑木耳生产出现了下滑趋势。1990年,全省黑木耳木段栽培面积28. 4万立方米,产量1 470吨,其它菇类生产则出现大上的势头,高档菇的比重明显增加,全省菇类总产2 583吨,比1988年增加72.2%。
总之,园艺特产业从采集、捕猎野生植物、动物开始,到家植家养,发展扩繁,现已成为一个高产出、高效益、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在园艺特产发展中,实现了四个转变:
❶从小农式的自给经济向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变。随着园艺特产生产的发展,特产品已经从满足自用的生产形式发展到地区性的支柱产业,全省出现了一批一沟一项、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各具特色的生产群落,并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种植业调整中的热点;
❷从零星的分散经营向基地化的集约经营转变。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商品知名度,全省各地十分注重商品生产基地建设。10几年来,对八个项目(蔬菜、人参、苹果梨、黑木耳、山楂、葡萄、经济毛皮动物、柞(桑)蚕)实行了集中投入,扩大规模,加强管理,使这些生产基地带动全省园艺特产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商品化方向迈进;
❸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转变。园艺特产业的发展,是和应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分不开的,从种苗、肥料、农药、技术到工业材料,只要是先进的、可行的都及时应用于特产生产,特别是对长白山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着科技先导原则,培育和驯化了一大批野生动植物,人工养熊、封山育蛙、栽培高山红景天、龙胆草等成绩显著;
❹从单一生产向综合配套转变。园艺特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轻工业的有效供给,也使园艺特产业走出了单一农业的小圈子,步入了乡村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城镇发展配套工业,城乡一体,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全省园艺特产系列化水平明显提高,各层次增值效益显著。

☚ 3.其他经济毛皮动物   四、基本措施 ☛
000163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9:14:47